第十四章 急转直下(1 / 2)

晋坞 豆豉炒辣椒 2661 字 2022-05-27

半个月间,四处流民首领的好消息如雪片一般,不断寄来邯郸,通过李头,汇聚到桓景手上。无论是县上还是郡治里,都有流民杀掉当地的守军,或是当地官吏顺应名义响应新军。

甚至还有部分杂胡听闻邺城降军无恙,也来响应新军,一时幽燕震动。

原来石勒所谓的得民心,不过如此!

不过这样的胜利之上,却漂浮着三朵乌云。

首先这些振奋的消息大多来自各处城池。可是占据田野的当地的坞堡主大都闭坞自守,既不主动响应,也不粮草和人力,先前发送至各处坞堡的纸片仿佛石沉大海一般。

其次,祖逖与苏峻围攻枋头数日,石虎凭三千人死守,并未能攻克。这也使得目前桓景在河北的兵力捉襟见肘,光是安定秩序,接应投诚者就已经耗费了不少人力。所以当前只是停留在邯郸,而没有继续北上襄国。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石勒在攻破壶关之后,一直没有向东动作。据斥候来报,半个月以来,石勒主力似乎只是向北继续进军,根本没有顾及后方的事情。

事出反常必有妖,桓景担心石勒突袭,所以留了几千余人让桓彝守在邺城。虽说经历两次大战,桓彝守出了经验,后方应该算是安定了。可这样一来,兵力就分散了,更不可能继续向冀州进发。

这个时候,新军内部也开始有了不一样的声音。

卞壸负责大军的补给转运还有征粮,几日以来在地方上收粮并无坞堡主响应,于是亲自过来找桓景诉苦。

“我大军转运千里,耗费实多;但就地征粮迟迟没有起效。以当下的粮草供应,若祖刺史在枋头再相持上一个月,我们退军之日就不远了。我以为……”

卞壸嘴角抽动了一下,还是闭了嘴。

“听说河北豪族有抵触,要多以大义动之”,桓景知道本想劝勉两句,但看卞壸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就挥手让他说下去:“足下有什么想说,都说出来吧。”

“恕在下直言,百姓都在抱怨,刺史为政过于苛刻,而且亲小人,远君子。加之害怕石勒惩罚,所以虽有流民响应,坞堡主只是闭坞自守,对于粮草并无助益。”

桓景叹了口气,卞壸到底是士族出身,他说的百姓,终究是指的河北当地的豪族。不过问题是切实存在的:石勒的民心,却在豪族上得到了体现。

石勒政策上给了豪族很大的宽松,又作出一派尊儒重礼的派头,比起鼓动流民起事的桓景,在当地豪族看起来,倒是亲切得多。何况背叛石勒还可能招致报复,何必吃力不讨好呢?所以河北豪族有抵触并不奇怪,但和地头蛇的关系是个老大难的问题,桓景一时也没有好办法。

“以尔之见,又当如何?”

“难”,卞壸摇摇脑袋:“若是有办法说动河北坞堡主们,在下也就不会来问刺史了。依我之见,得做好撤军的准备。徐徐迁徙人口,先退往邺城。”

“若是什么也不干就退往邺城,则是白白北上了一趟。”温峤立刻提出了反驳:“不若趁着这个机会,彻底将石勒在河北的根基除掉。”

“这又是如何?说来听听。”桓景转过身去。

“以我之见,石勒所以从前在河北被视为流寇,今日却得到坞堡主的支持,无非纵容坞堡主们为所欲为。可是石勒做得,我们如何做不得。不如刺史更进一步,许坞堡主完全自治,允许其纳流民为奴隶,无论华夷,同时扶立一二豪族为领袖,则待石勒回到河北,必然与之交战。而同时,刺史也不要停下,可拆毁城墙、散发武库、烧毁积粮、留下细作,总之怎么让石勒难受怎么来。到时候石勒回到邺城,只能看见几座不可守的城池,和空空如也的武库与粮仓,还有一堆骄悍的坞堡主……”

“温峤可斩也!”卞壸厉声打断:“如此一来,我们与石勒有何分别,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