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平阳无事(1 / 2)

晋坞 豆豉炒辣椒 2383 字 2022-05-27

山谷之中,四处皆是光秃秃的枯木,山中方才大雪,唯有几株梅树枝上的早芽从雪中探出头来。

桓景的步军主力已经在雪中停留了两日,又连日不许生火,个个冻得面色发红。此时大雪方霁,阳光照进树林之中,才让人稍稍感到暖意。

不过如此窘境之中,军士们倒也并非愁眉苦脸。桓景将先前撤离百姓献上的酒肉尽数发给他们,正是好好享用的时刻。天寒地冻,背井离乡,又临大敌,还是只有酒肉可以长长精神。酒足饭饱,士卒闲得无聊,在雪地中嬉戏起来。

突然一阵喧嚣之后,士卒们的打闹嬉戏停止了。一匹骏马沿着半山腰的小路匆匆向营奔来,营前卫士都认得那张脸,赶紧将长戟竖起,放来人过去。

“冉良,贼军动向如何?”士卒中有人探问。

冉良顾不上回答,跳下马差点摔了一跤,草草擦了擦灰,就往桓景的营帐之中飞奔。但他脸上的欣喜已经遮掩不住,这一定是个好消息。

帷帐掀开,桓景露出半个头来,见是冉良,正要张口问话。冉良早就憋不住,见到主帅,立马单膝跪地,行了个礼:

“桓司马,刘曜动了,他们全军正沿沁水往北去呢!”

刘曜上钩了!先前桓景命董昭派遣骑兵在沁水边攻击刘曜之斥候,做出一副要北上的样子,而主力却逗留在山谷之中。现在端氏城一带必定防守空虚,桓景等待的就是这个时候。

“全军向西!向平阳城进军!”

冉良听得目瞪口呆。向西?这岂不是敌军防守最严密之处?前日不是刚从西面撤出么?为何又要回到那儿去?

他四下一望,发现周围的战友们都冲着他笑,无论李矩,还是桓宣,都一副轻松惬意的表情。看来桓景在他离去之后,必有安排。只是自己还不知道罢了。

“敢问司马,为何全军西向?平阳不是防守正严密么?”

“先前或许是”,桓景见冉良一脸困惑,俯下身子,摸了摸他低伏着的脑得:“但现在不是了!刘曜知我军在沁水河畔,必然将全军集于一处,欲于沁水河畔全歼我军。襄陵城外皆是骑兵,可能比我们还先得到消息,一旦撤去,襄陵城,甚至平阳城就没有什么防守了!”

“但这些都不过是猜测,如果敌军骑兵及时回援,又该怎么办?”

“那更好,先前只是让刘曜以为我军北上,所以尽遣骑兵而去。但现在我却要他以为我军向西而行,敌军骑兵若回援,正好帮我做这个传令兵!”

冉良低头叹服,原来连这一次向西进军也是佯攻,目的却还是在端氏城。

毕竟刘曜向北行军,还是可能随时回援。可若是与呼延晏合兵之后,听见平阳求援的消息,必然马不停蹄地沿汾水向西南而去,则再要回援端氏城,路途就太过遥远了。

且说另一边,刘曜的大军冒着大雪一连行军三日,方才向北行至呼延晏处,可沿途却没有什么战事的痕迹。

“呼延司空,前日可有晋军来到此地?”

呼延晏摊开双手:“前日接到大王斥候来报,只知晋军经沁水南下,所以在下也率军南下。可两天下来,并未看见晋军主力。”

“一点迹象也没有?”

刘曜颇有一些恼怒,听先前被截击的斥候之情报,桓景光是骑兵就有不下千人,那么军队必然是尽数向北,怎么会连人影也看不到?

呼延晏思忖片刻:

“一定要说的话,倒是昨天夜晚,有斥候说有骑兵向北而去。我以为是小股部队,就没有派兵前去追击。会不会是敌军真的只有些小股骑兵?”

“不可能,若是小股部队,怎么就我斥候所见,光骑兵就有千人?”

“那么”,呼延晏迟疑片刻,脱下毡帽,挠了挠头发稀疏的脑袋:“会不会是大军进山了,只是派骑兵袭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