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8章海路运粮,战前准备(2 / 2)

了。

对于此次南征,朝廷内部自然也不是统一意见的,上下非议颇多,毕竟,劳师远征也就算了,就算是能够打下来,但之后控制起来,又是一个大问题。

倒是没有人怀疑能不能够打下来!

三个大帝国同时向一个衰落的帝国动手,除非有奇迹发生,这个衰落的帝国才能够活下来。

话说,这贵霜能够和周围三个帝国全部都招惹上,这也不是一般人能够做的出来的。

而不少人甚至议论,皇帝好大喜功。

不过,下面的议论再多,却不能改变朝廷大兵决定南征的事实,前方作战,后方支持,各项工作都是有序地进行。

舆论,对于皇帝李翔而言,无足轻重,基本他也不加理会。

毕竟,到如今敢于犯颜直谏的官员,越来越少了,倒是有一些通过诗文来表达自己看法的人,也只能等待后世的人去解读了。

相比之下,最受影响,更觉压力的,只有一人,管仲。

他是南京朝廷的六部尚书之首,这一次出兵的后勤,必须得有他一力主持,其余六部辅助。

这种大规模的存在,不仅仅只是兵部或者是户部的事情,整个六部,哪个也别想逃开!

毕竟是对一个帝国级的势力动手,而且还是劳师远征,南方各部的兵力加强,至少是三十万以上的兵马调度。

这个后勤压力可是相当的庞大,比南当初征蜀,甚至中原和南方之间的压力都要庞大。

虽然兵马参战数量比不上当年,但这个出征距离能是一回事吗?

好在,让管仲欣慰的是,当初的杨素至少收了刀,没有像常遇春那样大开杀戒。

现在的琼州就算总体上文明落后一些,但老天爷上饭吃,粮食产量却能够跟得上。

就算解决不了三十万兵马的所有粮草需求,但也能够解决至少一半了。

管仲思来想去,怎么也不能通过陆路来运粮,琼州离得近就算了,可益荆扬之粮,这要是走陆路的话,想要用过去,路上怕不是都吃的差不多了!

十车粮,到了前线之后,还能不能剩下一车?

只能够通过水路了!

再则,就算是琼州,能走海路还是要走海路。毕竟那块地方的交通条件,这个阶段确实让人绝望。

而就算是后期他们准备就粮于敌,当然也只是后期,而不是前期。

再则,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一条线上,万一到时候出了意外,那不就炸了吗?

你可以用不上,但不能不准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