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8章海路运粮,战前准备(1 / 2)

贵霜之战,李翔已经将其放权给了南方朝廷。

南方朝廷主管南方的发展与对于琼州的控制,故而,扬、交、南、琼四州事务,南方朝廷都有进行管理的权力。

不过,如果仅仅以扬、交、南、琼四州的人力物力,可不够支撑打这一仗。

这四州,除了扬州还像一回事之外,剩下的三州能支持这个消耗吗?

故而,李翔又传诏于荆、益二州主官,以此二地人力、物力、军力,暂时向南京朝廷进行倾斜。

至于中原和北方之力,李翔并不准备让他们掺和到这一战。

一来,这两地距离战场太远,转运起来,这个中间的消耗就很令人恐怖了。

而且,中原和北方的人力物力,他还准备攒着打北方呢。

更何况,运河工程,如今开始的正是中原那一段,沟通京杭所在。

中原民力,本就调动的厉害,这要是贵霜之战也动用中原之力的话,只怕几年之后,中原就真的该民不聊生,爆发起义了!

故而,这一战,一切的人力物力的调动只会仅限于南方,不会涉及中原和北方。

南京朝廷。

这个朝廷从开始决定设立之日起,如今已经有快两年的时间了。

而管仲来到这里,担任六部尚书之首的吏部尚书,也已经快有两年的时间了。

在南京朝廷,可以说,真正是由他们六部尚书完全做主了。

毕竟,上面的皇帝并不在南京朝廷,而是在洛阳朝廷那里。

绝大多数的事情,都能由他们自己来商议决定,之后给皇帝上个折子,把流程补充好就好。

这千里迢迢的,皇帝不会要求大事小事都必须呈报洛阳,朝廷才做决定。要不然,设立这个南京朝廷的意义在什么?

除非是那种动摇国本的大事,这才需要千里迢迢和皇帝先会一面,再和皇帝一起商议。

这次放权,是皇帝根据南方情况给予的特殊恩准。

不过,也正是因为南方朝廷彻底放权,官员的权力膨胀到了极致。

因此,南方的六部尚书做的并不安稳,五年一任,是要和北方的六部尚书进行调换的,即便是连任,但也不能在六部同一部连任。

而且,每一届的六部尚书之中,不能超过一半以上连任。

可以说,皇帝虽然出于南方的情况,给这个南方朝廷放了权。

但是,同时也拴住了一根绳,避免南方朝廷官员的权力膨胀到无法遏制的程度。

在南京朝廷之中,如今最大的事情也就只有两件事。

一来,那就是南方的发展以及统治问题,这里南方的发展指的是整个长江以南,不仅仅只有扬州,更包括交州,南州乃至于琼州。

而管仲在上任之后的第一件事情,那就是大修道路。

发展程度较低,比较偏僻的交、琼、南三州,在交通上和扬、荆、益进行联通。

只有完善了交通之后,才能够说是加强统治,才能够追求下一步的发展。

交州还好,项朱两家其实先后已经打过一定的基础了,就连南州,时任工部侍郎的姚崇也亲自为了后来的南方之战在这里花费了三年时间修了三条大道。

只不过,相比整体的发展,这三条道路是不够的。

毕竟,这三条道路只是主要的干道。

一个地区想要真正的得到彻底的开发,实现真正的发展,光有三条干道是不够的,需要密密麻麻的交通网络,将这个地区真正覆盖起来。

道路的修建,是接下来几年都需要重点完成的工程。

工部那边在完成实地测绘之后,六部进行商议,将整体的任务已经拆块并下分到各县为单位,之后进行一个总体的链接即可。

二来,那就是南征贵霜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