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栽赃陷害(1 / 2)

老天不开眼,大旱一直延续。

整个关中地区,绝大多数的小麦,都得不到浇灌。

地里的小麦,逐渐干涸。

这个时候,就算是下一场大雨,也于事无补了。

各地的百姓,不得不将小麦都收到家里。

但是收回去的小麦,干干瘪瘪。

有很多,甚至连收成都没有。

今年的收成,不足往年的十分之一。

十分之一的收成,这日子真的活不下去了。

对他们来说,往年的收成,也只是能保证他们勉强活下去而已。

一年大概还有几个月的时间,要挨饿,一天只吃一顿饭这样子。

只有在农忙的时候,才吃两顿饭或者三顿饭。

而现在,收成一下子降低到了十分之一。

他们,真的活不下去了。

为了活下去,好多百姓,开始卖儿卖女。

还有哪些家里没有土地的佃农,更是悲催。

佃农,自己手里,没有土地。

他们只能租种地主豪门的土地耕种。

每年上缴定额的租金。

但是今年,他们的收成,根本连租金都不够。

将收成的小麦全部上交上去,还要欠哪些豪门地租。

实在没办法,他们就只能将女儿或者是房子,交给那些豪门做抵押。

而他们,实在是活不下去了。

只能拖家带口,成为流民,到那些富庶的地区去求活。

就连那些农民,好多也开始逃亡。

因为收成的这点粮食,根本就不够他们交农税。

或许因为受灾,朝廷会减免税赋。

但是这点粮食,根本就不足以让他们一家人都生活下去啊。

而他们,就只能选择逃亡。

一路上,有无数的流民,进入到其他的州郡。

而关中之外的州郡,开始紧张起来。

各地的官府,一边想方设法的安置流民。

另外一边,对他们严防死守。

流民,就是一群活不下去的百姓。

一个处置不当,就要出大事。

如果处理不妥的话,他们的官儿,怕是就当到头了。

还有一些灾民,开始涌入到皇城之外。

皇城之中,各大世家,各大富商,还有各个高官勋贵,都纷纷在门外设置粥棚。

关中地区,还有靠着关中的各个州郡,请求朝廷赈灾的奏折,如雪花般涌入皇城。

以为关中大旱,整个朝廷,都无比紧张起来。

在现阶段,赈灾问题,就成为朝廷的头等大事。

但是,现在国库空虚。

更是暴露出一大丑闻。

哪就是,朝廷设置的粮仓里面,原本账面上还有不少的粮食。

现在需要调集粮食的时候,竟然发现,粮仓里面,完全是空的。

或者,是用干草树叶来冒充粮食。

赈灾的时候,居然无粮可用!

这样的丑闻,彻底激怒了夏皇。

管理粮仓的官员,统统被抓捕,打入天牢之中。

只等救灾之后审理。

而在朝堂之上,夏皇脸色阴沉地问道:“诸位爱卿,这一次,关中大旱。”

“关中的百姓,嗷嗷待哺。无数人家,家破人亡。”

“现在到底如何赈灾?诸位爱卿有何良策啊?”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朝廷缺钱少粮,该如何赈灾呢?

其实,如果单单是钱财的话,朝廷还是能够挤出一些来的。

虽然不够全部赈灾,但是也能解一时之急。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你光有钱不行啊。

你必须还要有粮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