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盗师再现(求订阅!)(2 / 4)

大宋枭途 任鸟飞 4563 字 2020-05-08

银台司果然将童贯的奏章呈送了过来。

童贯的奏章共三篇,全都是弹劾——一篇弹劾种师道,说种师道:“天姿好杀,临阵肩舆,助贼为谋,以沮圣意。”,一篇弹劾和诜,说和诜:“不从节制。”,第三篇弹劾高阳关路安抚使兼河间府知府侯益,说他:“探报不实。”

王黼很快就领会了童贯的用意。

王黼心道:“童贯这是想让种师道与和诜承担此次兵败的责任啊。”

王黼权衡了一下利弊,觉得还是按照童贯铺设的路走对他更有利,于是马上符合童贯说:“官家,太师在奏章中讲得很清楚,都是种师道与和诜二人没把咱们大宋的大军带好,才遭此失利的。如果他们能遵照官家的谋划,认真执行巡边三策,情况就绝不会至此。为正军法,臣建议将此二人流放岭南。”

赵佶对种师道在河北的表现很失望,不,应该说非常失望!

但赵佶转念又一想:“种师道可能是太老了,已经不适合统兵了。”

念及至此,赵佶问王黼:“种师道今年七十多了吧?”

梁师成抢着回答说:“已经七十二了。”

赵佶轻叹一声,道:“人生七十古来稀,他都七十二了,就不要流放了,给他降职致仕吧。”

王黼问:“那和诜与侯益呢?”

赵佶说:“和诜不是主将,军事失利不能让他来承担主责,不过他作为副都统兼雄州知州,也不能脱了干系,将他调离雄州降职处分,侯益也同样降职处置。”

不得不说,赵佶虽然昏庸,但却并不是一个苛刻之人,否则绝不会如此轻易的就放过打了败仗的种师道等人。

王黼想了想,又道:“童太师今年也快七十了,精力难免有些不济,陛下看看,是不是让冠军侯主要负责收复燕云一事?”

对于王黼的提议,赵佶很是意动。

这也正常。

同样的率军北上。

蔡仍只带了五六万人马,一到云地,就数败辽军连收三州。

再看童贯,统帅几十万大军,一到燕地,就被辽军连连打败,丧师辱国。

这种情况下,赵佶怎么可能不想让蔡仍代替童贯?

不过——

赵佶对此也有一些顾虑,那就是他与黄经臣失联了已经快两个月。

虽然在这两个月期间,蔡仍始终在跟朝廷联系,喜讯连连,可原来三天一小汇报、五天一大汇报的黄经臣突然间就没了消息,还是让赵佶很不放心!

赵佶不是没派人去询问过。

可赵佶派去的人,全都如石沉大海一般,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一点消息都没给赵佶带回来。

蔡仍倒是提起过一次,说黄经臣年纪大了,加上有些水土不服,到云地没多久就病倒了,还说云地新复,有很多辽国游骑,经常截杀小股的宋人。

这虽然也能说得通,可赵佶却始终惴惴不安!

因此,赵佶并没有立即答应王黼的奏请,只说:“让冠军侯回京一趟,朕与他谈谈,再做决定。”

王黼立即就明白了,赵佶这其实已经动了让蔡仍统领全局的意思,只不过,他要向蔡仍面授机宜。

这其实也正常,毕竟是准备将大宋的大半之军交给蔡仍来统制,赵佶怎么可能不亲自跟蔡仍谈谈?

王黼应道:“诺,臣这就去通知冠军侯回京赴阙。”

言毕,王黼就想下去。

不想,这时赵佶却主动问道:“开封府查那个盗帅留香查得怎么样了?”

王黼答:“还没查到。”

见赵佶皱眉,王黼补充道:“开封府的人说,李娘子的小楼下有一条密道……”

王黼已经知道了那条密道是通往皇宫的,因此猜到密道必是宫中之人所挖。

至于宫中之人为什么要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