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蔡仍该不会是想自立吧(求订阅!)(2 / 4)

大宋枭途 任鸟飞 4280 字 2020-05-08

不受控制,如果真是那样,那他们怎么在这个地方立足?

可让仇悆傻眼的是,民众并没有因为蔡仍的人搞公审而记恨蔡仍,相反,很多人还感激蔡仍为他们报仇,甚至是想将命卖给为他们报了大仇的蔡仍。

顺带着,蔡仍还捞到了不少金银珠宝粮食辎重。

这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就在仇悆啧啧称奇的时候,政治部又出了第二招——分粮、分田。

每人两石粮食、二十亩田地,不分男女老幼,不分契丹、渤海、奚、汉民,只要你肯来,只要你肯要,就分粮、分田给你。

那二十亩田地就不说了,在和平时期,对于穷苦人来说,这绝对是一笔极大的财富,多少穷苦人一辈子的梦想就是有几亩自己的田地,现在他们唾手可得。

如果说,田地还不能那么快见效,还需要时间慢慢发酵,那么两石粮食,可就是立竿见影的实惠了。

要知道,两石粮食可是足够一个大饭量的壮汉吃上大半年了,老弱孩童甚至能吃上一两年。

这几年,燕云之地虽不像黄河两岸那样灾难频繁,但因为年景不好,收成也都不怎么好,关键是,战争频发,朝廷一次又一次的横征暴敛,可以说,穷苦人已经好久都没有吃到过一顿饱饭了——这也是导致辽国境内起义不断的原因之一。

因此,每人能分到两石粮食,对于穷苦人来说,真是帮了他们大忙,甚至是救了他们的命,进而也让大多数人开始接受蔡仍、开始接受以蔡仍为首的这个政权。

当然了,蔡仍搞公审,也不是一点危害都没有,像它必然会将原来的权贵和富豪阶层推到自己的对立面。

可这正像是蔡仍跟仇悆和郭永他们所说的那样,他们不可能得到所有阶层的接受,鱼和熊掌是不可兼得的,因此必须要做出取舍。

而蔡仍早就做出了选择——他不想跟云地的权贵阶层并肩,而是要和穷苦大众站到一条战线上,然后创造新的权贵阶层。

分粮、分田这招一使出来了之后,蔡仍很快就得到了不少云地的人的拥护。

而且,拥护蔡仍的,还不仅仅是汉民,奚族、渤海、阻卜的民众,甚至就连一小部分的契丹人,都拥护蔡仍。

尤其是在政治部祭出了第三个法宝(即诉苦大会)之后,朔州城的民众就像疯了一般,纷纷打着口号拥护蔡仍。

如此一来,不论是仇悆组织他们种地,还是兵曹的人招募士卒,朔州的民众都积极踊跃的参与。

亲自经历了这一切的仇悆,在感觉到了政治部的神奇了之后,不禁有些叹服政治部的本事,它竟然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收服民心,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与此同时,政治敏感度很高的仇悆,隐隐发现了一个很可怕的事情,那就是,政治部所做的所有事都是围绕蔡仍做的,一点都没有提及赵宋的皇帝和赵宋的朝廷,很多朔州的百姓甚至都不知道有赵宋皇帝、有赵宋朝廷。

仇悆不禁心想:“蔡仍该不会是想自立吧?”

跟仇悆有相同担心的人,还有跟仇悆有相同经历的郭永。

在经历了政治部的种种神奇之后,郭永也在震惊政治部的本事之余,有些担心蔡仍有可能自立,否则,解释不通政治部只打蔡仍的名义不提赵宋朝廷和赵宋皇帝的举动啊。

恰在这时,李纲来到了朔州。

仇悆犹豫再三,将他的担心跟李纲说了。

李纲听罢,心也提了起来。

后来,李纲又去了朔州,郭永也跟李纲说起这事。

两个人都这么说,李纲也不得不注起意来。

可因为李纲的级别太低,低到他根本就没有资格给赵佶上奏章,再加上,百废待兴的云南又牵制住了李纲的太多的精力,李纲也只能是先将此事放下,全力按照蔡仍交代的,在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