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外院坐诊(1 / 3)

p几日后,海云阁正殿之中,沈老正坐大殿中央,须发如银,衣襟飘飘,一副道骨仙风的摸样。古晓纤则和另外一个昂藏七尺的彪形大汉分站堂下。/p

p这大汉是沈老的第二位弟子,名叫墨岩,人如其名,“莫言莫言”,是个不怎么爱说话的人。/p

p别看人长的高头大马的,像个武夫,但却是医术精湛,心思细腻。不到三百岁的年纪,便已是外院的三星医师了。虽不及林雅楠,但却也算是天赋极佳之人了。/p

p要知道医术入门容易,想要精通却也不易。/p

p外院三星的医师大多都已是花白胡子的老者了,至少都有千余岁的年纪。却也不能说这些老者天分不够,毕竟,能够成为三星医师的都不是泛泛之辈。/p

p再说内院的长老,每一位都是对医理一门极具天分之人,但大都也是修炼上千年才有机会升格为长老。/p

p有许多强大的修士想要转学医术,可能花上数十上百年也不一定能够窥其门道。若是想要精通医术,恐怕上千年的时间也不一定能够办到。/p

p只因两者修行的方向有所不同,修炼到了后期,并不能说熟难熟易。/p

p这就好比“军人”和“医生”的关系,让强大的修士为人疗伤致病、炼制丹药,就好比让军人拿着手术刀在手术台上动手术一样滑稽。/p

p况且,药材的属性药性皆是不同,外行人很难将之分辨而出,这可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万一弄错了,可不是闹着玩的。/p

p只不过,若是你资质一般,自知大道无望,那么,努力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医师,哪怕只是一星医师,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p

p毕竟除了医师之外,其余筑基期的修士都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自然也不会受人重视。/p

p不过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没有任何一个有潜力的修士会将自己的时间大量的浪费在医术一道上。/p

p医师终日与医理丹药为伴,才能在医术上有所精进,所以很难在修行上投入更多的精力,这也是为什么医药院的太上长老也不过是九品大乘期而已。/p

p这话扯远了,此时,沈老之所以传唤墨岩前来,只是因为古晓纤一连突破两个小境界,如今也已经有资格晋升为一星医师了,只是古晓纤从没有去外院帮手过。并且除了元灵术,沈老还没有传她其它术法,所以只好让她暂时跟在墨岩身边,打打下手。/p

p实际上,对于古晓纤的接连突破,沈老也是问了她许多问题,毕竟她无端端就越级进阶了,这实在是有些不寻常。/p

p何况,胡文宇当初将古晓纤留在医药院的时候,也请他对古晓纤稍加留意了,毕竟古晓纤是突然出现在星城的,万一有什么岔子,总归是不好。/p

p所以沈老对此事也就显得格外在意,但古晓纤只说是上山采药的时候吃了两个灵果,不知道怎么,就有一股庞大的灵力在体内乱窜。/p

p古晓纤把整件事真假参半的描述了一遍,只字未提戴老和他的丹药,只因为戴老特意叮嘱过,不要和旁人提起他来。/p

p对于古晓纤的说法,沈老倒也没有太多怀疑,毕竟机缘这种东西最是捉摸不定,只能说古晓纤机缘到了。/p

p古晓纤将整件事“老老实实”的说了一遍,沈老也只是点了点头,并让古晓纤上前,而后将手搭在她得手腕上,为她号了号脉,灵力顺着古晓纤的动脉游走全身。/p

p沈老如此做也是担心古晓纤进阶太快,从而导致根基不稳。/p

p但是当他仔细看过之后却大为惊讶,古晓纤不仅没有出现根基不稳的情况,反而灵力浑厚,经脉拓宽,丹田稳固,更是胜过许多筑基初期的医师。/p

p“好!好!好!”沈老连说三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