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射落弯月(五)(2 / 3)

始终有所顾忌。

一句话,李林相信密涅瓦不会也不敢到处乱说,即便要说出来,最多也是点到即止。

果不其然。

“……不管哪一种都不是什么美好的未来,多讨论也没意义。”

明智之举。

内容本身和转移话题两方面都是。

作为一个和年轻下属沟通的话题,谈话的方向已经有点离题,而且还是朝着有些危险的方向偏移。这个时间点把话题拉回到原来的方向,既不会泄露危险的秘密,也不会显得突兀以至于引发不必要的好奇和深究。

“回到之前所说的,帝国的技术已经渗透到世界各国的方方面面,你们可以想想,如今整个世界,到底充斥着多少经由财团和帝国输出的技术?”

这才是一切问题的核心所在。

大到诸如军事、基建、重工业等国之重器,小到民生用品,帝国的技术已经无处不在了。

“随着帝国的消失,最先遭受冲击的必然是制造工业,然后一步步扩散,最后波及所有民生领域,最终酿成前所未有的内乱,再发展成新的世界大战。”

身为深度接触技术领域的军人,安丽埃塔和露易丝对帝国技术影响的关注重点自然倾向于浅显易懂的军事层面。同时兼具平民和军方双重视角的马赛则能看得更为全面一些,不过要和身居高位能够以长远且全面的视角来审视的密涅瓦相比,三个人都还差得远。

帝国的技术改变了世界,这种改变是不可逆的。

如果把世界比作一杯红茶,帝国的技术就是加入红茶的牛奶,加入牛奶后,杯子里的就是奶茶,任谁也不可能将奶茶重新分离成原本的红茶和牛奶。

同样的道理,被帝国技术所渗透和影响的世界也不可能再回到“没有这些技术的时代”。享受过那些技术带来的便利与舒适后,民众也不会允许发生这种逆转。

举一个例子,另一个世界经常会有环保团体呼吁人们改变生活方式,要求政府改变能源中来自石油、天然气、核能的比例,甚至会喊出“用爱发电”、“非核家园”之类非现实的口号,来获得大批缺少专业知识和社会供需数据的民众的支持。一开始,他们的确能鼓动相当多的人加入团队之中,视情况还能对社会与政府形成压力,可问题是只要天气一热,面对35度以上的高温天气、空调的诱惑和缺电的危机,民众和绝大部分团队成员会立即缩回家里享受习习凉风,然后高呼要“以核养绿”、“当前的技术和社会环境不适合将绿色电能作为主要电力来源”。

既要享受文明,又不愿为此付出代价,这是绝不可能的。

这个世界也是一样。

帝国与相关技术消失后,最先影响到诸国的,是失去了工作母机的来源。

现代工业、制造业的源头就是各种工作母机,各种原材料经过切削、冲压、锻造等等方式和工序制造出各种各样的模具和加工工具,之后才能一步步生产出各种配件,经过流水线进行组装后成为走进千家万户的各种生活日用品。靠着这些产品,人们才能维持自己的生活方式。

没了帝国供应新的工作母机,无法自行生产同等加工精度的产品,诸国只能持续使用、损耗旧的工作母机,当所有工作母机消耗殆尽,整个生产制造业体系也就从源头开始断链,最终整个生产体系垮塌,维持人们生活方式的商品从市面上彻底消失。面对急剧倒退的生活和随之而来的失业率暴增、经济紊乱、失去实业支撑的金融市场全面崩盘等等问题,人们是会老老实实的忍受这一切,学着从原点重新构筑生活方式和文明?还是将怨恨和愤怒对准自己之外的方向?

“多半是后者吧。”

密涅瓦的表情变得无比苦涩。

比起复杂深奥的大道理,人们更喜欢顺着简单易懂甚至没有任何道理可言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