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前往共和国(十二)(2 / 3)

的分歧主要集中在应该在谈判中为共和国争取怎么样的军备发展额度。

社民党比较实在,他们认为共和国的经济还很脆弱,国力还不足以在国际谈判中和列强叫板。与包括帝国在内的列强划分出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额度是唯一可行之策,考虑到共和国的地理特征和人口数量,社民党给出的底线是相当于帝国陆军规模10~5左右的陆军,相当于帝国空军15~10的空军,相当于帝国海军30~15的海军。根据谈判进程,如果对方不愿意接受,还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退让。

国家党的方案则保持了其一贯雄心勃勃(也可以称之为“脑洞大开”)的风格,他们提出帝国和共和国的军力比例分别是陆军45,空军55,海军70。其理由是基于公平原则,为了抵消帝国在技术上的巨大优势,应该分配给共和国更多的额度。如果帝国对此表示不可接受,那么可以在陆军方面做出让步,但空军和海军没有妥协的余地,因为这个数字是共和国为了自保所需的最低限度武力。

在谈判过程中,一方漫天要价,另一方就地还钱是很常见的的事情。国家党的提议却只能视为胡搅蛮缠。要知道所谓对等谈判的前提是实力对等,共和国原本就是被人家打败的残党组建的国家,到现在连个正式身份都没有,真开始军控谈判带不带你玩都还是个问题,你现在居然就狮子大开口,一张嘴就要相当于帝国海军总吨位70的份额?你以为你是谁,就凭你们这帮败犬还真敢开这种口。即便帝国那边集体中风,给了你想要的份额,以共和国的经济实力和工业产能,造得出那么多军舰吗?只怕造到一半,共和国就宣告破产亡国了。

照理说国家党与其背后的军工企业早该放弃这种不切实际的妄想,奈何这帮人的脑回路和平常人总是有些不同。他们的想法是:帝国的实力固然强大,但这场军控谈判摆明了是帝国向诸国妥协,诸国也不是傻子,不会看不出帝国的小算盘。考虑到未来的大战,诸国除了设法增强自身的实力,提升潜在盟友的实力也不失为一种对帝国有效的牵制手段。只要能获得诸国的外交协助,那么迫于形势,帝国很大可能会做出妥协,承认共和国的要求。

只要能在条约中确保能建设帝国海军70规模的海军,不管之后的事态如何发展,只要份额总量摆在那里,共和国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稳步发展海军的规模和水平。相反,如果按照社民党的意见,早早就自我设限,最终难免还是陷入与今日同样的困境。要知道共和国海军的主要任务除了领海防御,防止外敌入侵,还要设法确保航道畅通,要同时完成这两个任务所需要的海军规模,绝对不能低于帝国海军的七成。

当然,以上只是表面上的理由,背后还是军工集团和制造业、农场主之间的利益博弈。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绕来绕去,一切还是回到了原点。依然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告诉国家党还有他们背后的军火商,如果他们能立即满足全部的造舰订单,政府一定会全力支持他们的方案。”

密涅瓦露出一丝冷笑,两位老臣也露出了会意的表情。

密涅瓦的表态等于是告诉大家:国家并不是不支持国家党的提案,但前提是军工企业要有那个实力。要知道一旦进入落实谈判阶段,各国必然派遣联合调查团,对各国现役军备和工厂产能进行核查盘点,对相关产业及军备登记造册,想要扩大产能或是建造新的军舰汰换旧舰都必须报备,任何未经报备增加军备的行为都将视为重大违约行为,等于帝国修理共和国的口实。

以共和国当前的境况,就算全民勒紧裤腰带搞建设,不吃不喝大建船厂和军舰。同时天佑共和国,在谈判期间帝国不上门搞事,谈判又拖上个两三年才谈成,组建联合调查团的过程又一堆扯皮角力,拖上个半年才出发检查。等调查团到达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