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地图开疆(1 / 2)

“呵呵,这不就是地图开疆嘛?”  牛冠看着朱大昏君洋洋得意地转身坐上了御座,一张中年大叔英俊的脸上顿时就闪现了一丝玩味的神情,下巴的八字胡也抖了几下。  不过自我感觉良好的朱大昏君却不知道牛冠心中腹诽,而是笑着摆手道:  “诸卿,都坐下说话!”  众人则是笑呵呵地微微恭身一礼,便在各自的位置上坐了下去……看到众人坐定,朱大昏君便笑着道:  “朕来此处时日已久,也该是班师回京了,不过朕打算暂时留下一个近卫旅驻防天山城……”  终于要回去啦?  众人大松口气,不过脸上都是一副惋惜的模样,毛文龙第一个开口假模假样地道:  “陛下,臣等恳请陛下多待些时日啊?”  “是呀,陛下,臣等也恳请陛下……”  “哦?”朱大昏君又抱起了那只波斯猫,满意地道:  “众卿之好意,朕依然知晓,不过朕也该回去了……”  他说到这里便环视左右,顿了顿继续道:  “不过朕在走之前,还是打算助诸卿一臂之力……”  果然众人再次瞪大了眼球,露出了期待的神情,朱大昏君不可置否,淡淡一笑,撸着怀里的波斯猫继续道:  “诸卿,帝国陆大三期毕业的军官生,估计已经上路了,朕已经交代效冠了,到时候诸卿商议着办……”  “陛下,”满桂大喜,他可是非常满意这些陆大毕业生,拱手道:  “这第三期有多少人啊?”  “怎么满卿等不及啦?”朱大昏君又将目光投向了所有人,只见他们也是一副期待的眼神,轻笑露出了一根手指:  “一千人……诸卿的子、孙都在此列……满卿的幼子满烈也在此,赵卿的嫡长孙赵煜,孙卿的长子孙世宁(二期毕业,又进修炮兵和工程)、毛卿的嫡子(庶出后收于其正室张氏名下)毛承斗……”  果然众人再次大喜,他们这些旧派人物,都以为天子会以他们的子或孙为质,没有想到还真如当初所说那般,这位圣天子压根不屑于干此事。  “臣等谢陛下隆恩……”  朱大昏君摆了摆手,笑着示意他的封君们不必如此,再次道:  “这第三期与过去两期不同,都是精心教育出来的,都基本上是军民两用的全能型人才,朕都有点舍不得给诸卿的,然诸卿都在为国开疆,朕岂可忍心?”  实际上第一期是为了应付征辽东野猪皮所建立的羽林卫随军军校,属于一年制速成的,拢共就三百多人……  第二期是为了应付军事改革,为两年速成……  只有这第三期,从崇祯三年从陆中开始接受军校教育,尤其是老牌贵族的幼子及少年侄子都是从陆小接受过严格的军事养成教育,而且还都是住校的。  “陛下!”这个时候,老帅赵率教捋着花白的须髯道:  “昔日前宋承平时期,王荆公的《将兵法》若是能有如今我大明的陆小、陆中、陆大培养忠于王事的将才,哪有什么靖康之耻啊……”  呵呵,这倒也不差!  他说的王荆公就是那位鼎鼎有名的王安石,著名的王安石变法就是他搞的,只不过受制于多方掣肘和认知,最后只得弄个四不像,而且还引发了长达数十年的新旧两党的党争,到了靖康年间这种党争达到了最大化……  他之所以失败,其中就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科举,让一群东华门外唱名的“好汉”去搞劳什子改革,想想就知道结果了。  不过却比大明朝的张居正成功太多了,至少在王荆公变法后,北宋加强了“国营”产业,增加了相当大的财政收入,而且还持续了上百年——直到南宋也有效果。  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成果,其实归根到底还是前宋承平时期还有很浓重的世家门阀遗风,而大明却没有,除了一些混吃等死的显赫贵族。  所以张居正的变法呢,就是个政熄人亡……  而且前宋官家的理财能力的确比大明的皇帝们都厉害啊,有了钱,再加上士官、军官流水线生产的基础军官,什么靖康之耻,就是几十年后的那个土鳖铁木真也得哭着喊着管赵官家叫爸爸……要是两者可以互补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