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初见郑森(1 / 3)

崇祯三年的四月注定是一个不热闹的月份,整个帝国都在为天子下诏还都金陵的圣旨吵得沸沸扬扬,尤其是天下有识之士,聚集在各处,相互争论不休。

就连远在北京的朝臣、内阁阁臣们,都在争吵,此刻两府集议就跟菜市场的大妈一样,只有端坐在上位的黄立极正笑眯眯地对孙承宗再讲着什么,当朝两位大佬,压根就当手下小弟们不存在似的。

而黄立极黄大奸佞当然有理由高兴了,他都高兴了快三年了,要说最近这半年有什么更让他开心的,那么无疑就是天子已经正式给翰林院去了圣旨,要重修整个华夏史,其中最为重要,也是黄大奸佞最为关心的便是中兴大明的崇祯朝的青史了。

而天子也没有让自己这个大奸佞白忙活,已经“钦定”他便是大明中兴的“诸葛武侯”了…….

作为人臣,他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所以他决定等这次天子南幸回京,他就打算辞官养老了……这算是他为天子做的最后一件事了……

而在这之前,他还要主持“还都金陵”的事宜……跟不久前,天子从南京六百里加急送来的中旨一样,此刻在京的重臣们,又开始争吵了起来。

不过黄大奸佞是谁啊,那可是大大滴、坏坏滴奸佞啊,除了孙承宗他不敢太造次,谁见了他,不得低一头?

而孙承宗又起了退隐的心思,自打被“宣麻”晋了次辅,基本上很少过问政事,而是时常和主持帝国大学的徐光启混在一起,研究各种学问,又利用其自身的名望和次辅的权力帮着徐光启寻得了不少人才…….

所以孙承宗对于“还都金陵”的事情,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内阁拟票的时候,他也仅仅是晚了一个时辰最后到…..也算是一种无声的抗议吧。

而时隔五日后,这位帝国的次辅又是最后一个抵达两府集议的,此刻他正在和跟自己面和心不和的首辅黄立极在谈笑风生,似乎一点也不关心迁都的事情。

“中五兄,你看天子将这么大的胆子落在了你我二人身上,怎么个办事章程,你给那个主意吧,老夫听你的就是了……”

黄立极听到这话,顿时捋着胡须呵呵一笑,他知道这位帝师的意思,不过他却不打算就此放过他,于是笑吟吟道:

“稚绳兄哪里的话,你我同为阁臣,虽有首次之别,但这件事,老夫也是要听听你的看法的……这也是天子特意嘱托的。”

孙承宗哪里会那么容易就范?他只是略微沉吟片刻,笑道:

“不如这样吧,这次迁都事关重大,北京也不能没有重臣看家,老夫又多不在政事,已是荒废许久,不如这个胆子就让中五兄担着吧……”

“老狐狸!”黄大奸佞在心里大骂一句,不过这本来也是自己想要的,当下也是笑着点了点头,放下手中的茶杯道:

“既然稚绳兄这么讲了,那么老夫也不好说什么了,这样吧,这段时间你我都辛苦一下……咱们争取在崇祯三年七月之前所有迁都事宜搞定吧…….

嗯,估摸着天子南幸也就在那个时候结束了……”

他说着便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孙承宗,后者也是老狐狸一般的人物,当然知道他话中话的意思,当下也是叹息一声道:

“哎,看来老夫得有好一阵子不得清闲咯……”

……

“唔,你就是安南侯之子郑森?”

朱大昏君正盯着一个六七岁的小正太,一副坏叔叔的模样;而被他盯着的小正太一脸的粉嘟嘟,眼睛眨巴眨巴的,一席青衫儒袍,略显滑稽可爱......

这就是历史上的大佬啊——国姓爷郑成功;朱大昏君原本以为是个膀大腰圆的那种,结果却看到一个彬彬有礼、斯斯文文的小正太,内心略显失望......

“嗯呢,学生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