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想着给李主任存着,他就是这么的厚道。
“钱师傅的手艺我就不用夸了啊。”卜清芳笑着看了李学武,抬手示意道:“吃好喝好,喝好吃好。”
“哈哈哈——”
李学武笑着拿起筷子,夹了片莲藕尝了,其他人这才动了筷子。
“红雷同志今年三十几了?”
他好似随意地问道:“并厂以前是二厂的还是三厂的?”
“三十四,以前是三厂的。”
易红雷知道是要说他的事了,感激李学武的直白,回答起来更显客气。
李学武点点头,笑着说道:“跟李主任原来在一个厂,原来就认识吗?”
“我那时候才参加工作不久。”易红雷笑着回道:“我认识李主任,李主任不认识我,呵呵。”
“那时候李主任也刚调过去不久吧?”
卜清芳也是并厂以前的老人了,一边吃着菜,一边说道:“我记得他去三厂没有多久就并厂了。”
“一年半。”易红雷点点头,“那时候李主任负责思想教育工作,我也是在培训会上见的他。”
“怎么没见你主动联系呢?”
李学武笑着挑了挑眉毛,逗了他道:“你们这也算老战友了。”
“那李主任的老战友太多了,呵呵呵——”易红雷也觉得好笑。
饭桌上只有李学武、卜清芳和易红雷三人在聊天,袁华时不时地起身给他们倒酒,借机会插两句。
古丽艾莎就纯属来凑数吃饭的了,不过比后世那些00后大学生强一点,她也跟着喝了点红酒。
要说更值得夸奖的,领导夹菜的时候她没有转桌算不算?
酒桌上要谈正事,话题往往会从叙旧开始,也算是一种汇报。
易红雷借着李学武问起了他的出身,便就讲起了以前的往事。
从轧钢三厂时期开始,一直讲到了李学武参加工作以后。
讲到了这期间他的工作履历,稍稍提及了一些工作成绩和荣誉。
其实李学武并不是很在乎这些,只是给了他一个表达的机会。
你道是易红雷已经是广播电台的台长,正儿八经的正科级干部,可在李学武面前就不用紧张了吗?
要说在厂里,在工作中汇报,他也许会更自信,但是现在。
他还没听说有谁能走得通李学武的关系,拿到一些职务的。
当然了,李学武提拔了不少保卫处的干部,更有其他部门的人,可这是信任和提拔,不是走关系。
一些普通职工求到李学武给行个工作方便不能算。
真要细究起来,他或许是跑工作跑到李学武这里的第一人了。
都说李学武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他这心里也是没有底。
严于律己的意思就是,丝毫不给他们这些跑关系的人机会。
李学武作为秘书长,在集团里掌握的资源是很大的,且在管委会班子里很有话语权,真要支持某个人,轻而易举就能获得讨论通过。
当然了,这份话语权也是他严于律己,不徇私的自信和权威。
易红雷也不想搞私相授受那一套,可他的工作入不到李学武的眼,连展示的机会都没有。
所以,没有送礼,没有连续不断的马屁,有的只是自我介绍。
他带着两个小年轻的一起来,就足以说明他的坦诚和认真。
“京城火车站那边有什么反应?”待易红雷说完,卜清芳很自然地接过话茬,问了李学武道:“你这次去引起的影响很大吧?”
“能有多大?”李学武微微眯着眼睛,笑着摇了摇头,道:“机关里都没怎么听说,这还叫大?”
“货运站的事大家又不关心。”卜清芳目光流转,端着酒杯说道:“真在机关里引起了议论,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