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被BBC找上的美影厂(保底1更)(2 / 3)

激荡1979! 泥白佛 3310 字 3个月前

不是说取缔就取缔。”

但申请正式刊号也并非易事,起码北大没资格。

北大前不久刚刚成立了北大出版社,但也是有限制的,只能从事关于教育和学术方面的著作以及期刊的出版,文学类杂志《未名湖》显然不符合条件,所以学校也爱莫能助。

当然,自己在学校里印着玩玩无所谓,但出去卖钱就要管了。

小查道:“可我们后面还组了不少好稿子呢,真是可惜了,都是投稿人的心血啊。”

“这个我倒是可以帮忙,”魏明道,“我现在不是在校刊工作吗,可以跟主编商量一下,给你们划一个板块,择优刊载,人家校刊还给点稿费呢。”

梁左表示:“确实有,但不多。”

魏明:“给多少是多啊。”

刘振云:“就是,要啥自行车啊。”

梁左委屈:“我也没说要自行车啊?”

现场气氛总算欢快了一些。

出了食堂后,魏明见刘振云的手搭在他车座子上,他问:“老刘,你是不是盯上我自行车了?”

刘振云嘿嘿笑道:“我听说你要买摩托车,那自行车是不是就能卖了?你买的时候是40吧,再折个旧,30算很厚道了吧?”

他现在有对象了,觉得还是有车方便些,但新的太贵买不起。

魏明乐道:“我就算换了摩托车,这自行车也不卖。”

“你留着它干啥啊?”

魏明:“油钱多贵啊,还限量,我顶多去城里才骑摩托,平时上班肯定还是自行车为主啊,我不仅不卖,搞不好还要再买一辆新的呢。”

“这又是为啥?”

魏明拍了拍大二八:“等我妹妹考上北大,这辆车就留给她,我不得再买一辆嘛。”

刘振云无言以对,就不能给咱妹买辆新的吗!

下午魏明跟主编说五四文学社的事,他表示没问题啊,对于《未名湖》的遭遇他也很同情,能帮一点是一点吧。

这半天魏明本来就想专心创作的,结果听到有人要去计算机研究所那边采访。

魏明立即主动道:“我帮您拍照!”

北大校园大部分地方他都进去过了,校长办公室也去过,但计算机研究所是个例外,因为涉及到一些尖端技术,而且里面的设备很贵。

到了那边就和进ICU似的,给他们换上了白大褂,还戴了鞋套。

魏明心里嘀咕,老辈子计算机可真娇气。

在这里,魏明不仅见到了濮树他妈妈刘老师,还采访到了担任计算机研究所所长的王选先生。

这可是科技大牛,魏明脱口而出喊了“王教授”。

结果整的身边人都很尴尬,这位在去年刚刚主持研制成功了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技术大牛现在还不是教授,甚至都还不是副教授。

这可能跟他才42岁的年纪,以及过去那段时间被荒废了有关,而且这时期的教授副教授评选确实超严格,不像后世那么水。

但他的能力毋庸置疑,76年刚刚复用就负责了“748工程”的总体设计和研制工作,之后在北大计算机研究所所长位置上一干就是将近20年,算是一手撑起了北大计算机这个学科。

而且他的发明也成了未来北大方正集团成立的基础,为北大创造了很多利润,尽管最终结局并不理想。

不过现在的王选老师很愁。

按他的说法,汉字精密系统仅仅是完成了主体工程,然而半年时间过去了,他们还是无法把这项技术真正应用在出版领域。

“我需要外汇,我需要从国外购买相关的部件和资料,我也不要什么200万美元,哪怕给我二十万,或者十万也好啊!”

这次采访的核心要素就是王选哭穷,要钱。

没有钱,他后续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