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多掺和书院之事,开院大典几乎全落在了我等身上,忙得昏了头。”
“放心,这供奉之职,对你们最合适,无需常年待在书院,更为自由。”
“书院将来必然奇珍荟萃,大师众多,你们要用,也显得名正言顺,这名额可不是随便能拿到,需陛下开口同意,裴大人出了不少力,加上李兄干的几件大事,才得以录入。”
沙里飞一听,不乐意了,“我们可是出生入死,其他几个都没听过,凭什么入选?”
“自然是有缘由。”
严九龄耐心解释道:“书院如今,连带你们只有四支队伍被聘为供奉,自然都不简单。”
“先说这‘海藏’,来头不小,其首领名为‘海月僧’,乃当年鉴真大师东渡同船后人,常年隐藏东瀛刺探情报,熟悉海道,乃开海派力荐,他们主要在海上活动,因此在神州玄门名声不显…”
“‘龙蚀’常年行走荒野之中,首领乃憋宝人,队伍奇人异士不少,专替皇家探查龙脉…”
“至于那‘云间客’,乃朝廷暗中培养的队伍,鸡鸣狗盗之辈不少,行事从无差错…”
这么一说,李衍顿时了然。
怪不得名声不显,原来都是朝廷培养的队伍。
如此看来,倒只有他们“游仙”是外人。
“对了。”
严九龄再次起身,“李兄等我一会儿。”
说罢,便急匆匆出了门。
没过一会儿,他便再次折返,身后还跟了两名侍卫,合力端着个沉重的方形木盒。
二人满头大汗,放下木盒后,便拱手告辞离开。
李衍上前打量,只见这木盒色泽沉黯,通体由百年阴沉木制成,表面阴刻着“乾坤书院·百库封禁”的徽记与层层符箓,抽鼻子一闻,满是混着湿冷草木与陈旧棺木的奇特味道。
“这是何物?”
李衍有些疑惑询问。
严九龄开口道:“李兄不是要找蕴含生机之宝么?”
“我请示过监正,将你献上《求仙篇》的功劳提前兑换,在册子上找了许久。”
“蕴含生机之宝,并不多,此物列为‘甲子七’,我思来想去,还是此物符合。”
“哦,到底是什么?”李衍顿时来了兴趣。
严九龄摇头道:“我非修行之人,此物还得你打开。”
李衍也不废话,接过钥匙,扯掉符箓,打开盒盖上的三道青铜卡锁。
盒盖刚掀开缝隙,阴寒湿冷的气息便瞬间弥漫开来,似枯叶在地下腐烂。
盒内垫着厚厚一层黑布,中央嵌着一方碗口大小、色泽青黑的怪石。
这怪石表面崎岖多孔,布满螺旋状的诡异纹路,细看竟似无数微小漩涡在缓慢旋转。
“石头?”
李衍见状眉头微皱。
他有经验,能修补大罗法身的灵物,必然曾蕴含磅礴生机,比如青龙山恐龙蛋,山神太岁…
石头,可是死物。
但还没询问,他便瞳孔一缩,眼神变得激动,“此物是什么?”
此刻,大罗法身正疯狂颤动,显得极为饥渴。
严九龄也凑了上来,“此物来头可不小。”
“库藏古籍《异苑》卷五所录异石篇有载:‘齐废帝宝卷时有海客献青石,置上苑,三日,奇花异木尽萎如霜杀,石心隐泛幽光,若凝膏血。’典籍所记,便是此物,后辗转落入宫中秘库…”
“至本朝初年,移至御花园深处凉亭基座下,以其阴寒镇地气、催珍卉早荣。然去岁冬月,凉亭周遭所有梅树、瑞香、水仙等寒冬亦苍翠之物,竟在一夜之间尽数枯黑坏朽!根脉如遭烈火烧灼…”
“上林苑官员掘地三尺,方于亭基下复得此石,所覆泥土尽成死灰,生机全无。因事发蹊跷,牵连禁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