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城隍庙会(2 / 4)

泼刀行 张老西 4487 字 4天前

,借着城隍香火和这满街人气,直接就能将其冲散,变成普通畫作。

但出乎意料,摆摊的老板刚放出来,便有一名游荡的伢人目露惊喜,快步离去,而没多久,则有几名儒生跟着伢人匆匆跑来,与老板交头接耳,重金将画买走。

李衍看到后,顿时微微摇头。

不用说,这些个儒生,显然想买走送人。

京城之地,势力纠葛如卷丝,恩怨也少不了。

而在对面不远的摊子上,同样有人争吵。

但见廊房四条转角处,一众老学究围聚,商家竟在售卖《清明上河图》残卷,而且画中漕船桅杆,全是以金丝嵌就。

商家叫卖的响亮,却有一名年轻书生冷笑嘲讽:“什么残卷真迹,此乃‘苏州片’!真玩意儿在严相府库中。”

所谓“苏州片”,就是书画假货的意思。

话说盛世古董,乱世黄金。

大宣朝正值鼎盛,天下豪富之家众多,家中银子放着也是发霉,送给穷鬼更不可能,于是古玩金石字画的买卖也越发红火。

造假之风随之兴盛,江湖中称为“册门”。

豫州做的青铜器、苏州做的字画,都是其中佼佼者。

古玩这行又讲究买定离手,买到假货是你眼力差,更能谎称自己不懂,官司打到衙门也不好办,因此需求量也颇大。

“你特么胡说八道什么呢?!”

听这书生之言,卖家顿时大怒,冲上去便是拳脚相加,周围人跟着起哄,巡逻的衙门官差拨开人群往里挤,又是一阵大乱。

当然,这只是集市上小小插曲。

李衍也懒得理会,只是目光不停扫向都城隍庙。

胡媛媛自从得到“蟠桃”后,“蟠桃会”这个组织,就再没跟她联络过,李衍怀疑,只有她吃了这东西,对方才会现身。

如今唯一的线索,便是城隍庙。

控制“夜游神”的魔气,必然藏身其中,通过这道魔气,或许就能找到赵清虚和建木组织。

至于英王府那边,或许也有线索,但正如胡媛媛所言,英王府因津门码头的事提起警惕,昨晚命案,必然让他们提心吊胆。

现在上门,并不是个好主意。

趁着胡媛媛安排的空档,还不如先来城隍庙一探。

这首站,自然是都城隍庙。

此地也是执法堂总部,原本李衍亮明身份前来,以他和武当以及青城的关系,必然会受到隆重招待。

但魔气入侵,其中必然有内应。

为免打草惊蛇,只能暗中查探。

恰逢城隍庙会,藏在人群中进入,应该不会被人发现。

不知不觉,李衍顺着人流来到了城隍庙外。

庙前广场上,更是商摊如林,人流如织。

东侧是香烛摊子,檀香、沉水香、艾草束堆成小山,摊主高声吆喝:“城隍爷跟前三炷香,保家宅平安咯!”

西侧则是杂耍班子,赤膊大汉吞剑喷火,引得人群轰然叫好。

更远处,算命先生支着“铁口直断”的布幡,铜钱卦筒哗啦啦响,穿绸衫的富商蹲在摊前,眉头紧锁。

虽说喧闹,却有一座大栅栏将人群与城隍庙门隔开。

李衍探头看了一眼,只见庙门高耸,朱漆金钉,两侧石狮怒目圆睁,狮爪下按着绣球与幼兽,狮鬃间还残留着信众系上的红绸,随风轻晃。

庙檐下悬着“监察阴阳”的鎏金匾,黄琉璃瓦上蹲着鸱吻,檐角铁马叮当,在风中荡出清越声响。

正门两侧,立着两尊丈余高的皂隶泥像,青面獠牙,手持水火棍,虽是泥胎,却因常年香火熏染.

其眉眼间竟似有活气,叫路过孩童又怕又瞧。

常人看到,都能察觉不同,更何况修士。

李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