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境内的黄巾军,不得有误。朝廷准了刘备的要求,于是命令下达。下邳国相、广陵郡守和江都县令很快被逮捕,装入囚车押赴雒阳处斩,董卓亲眼看着这三个混蛋哭天喊地的模样,尽管觉得很解气,但是心里还是有着非常强烈的不满。未能全灭徐州黄巾,这使得他返回雒阳出任职位的梦想落空了,他没有办法以现在这个半半拉拉的功劳返回雒阳,就算能回去,也不够资格出任九卿高位。不能出任高位就返回雒阳,是毫无意义的事情,于是他选择留在徐州,继续想办法找功劳,找来找去也没有找到什么合适的功劳,穷极无聊之下,他甚至开始满徐州的找土匪的麻烦。他想着把全徐州的土匪都给杀光,是不是能积攒足够的功劳出来呢?董卓这样想,那全徐州的土匪还就真的遭殃了。徐州黄巾还在的时候,官府的大量精力和兵力都用来应付徐州黄巾,徐州本地的土匪强人算是迎来了一波发展高峰期。那段时间,算是他们的春天,他们打家劫舍,吃香喝辣,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想干什么干什么,甚至还劫掠土豪。当然,这些家伙也算有点脑子,没有干扰士族,所以徐州官府对土豪、平民的受损并不太介意。官府没有足够的精力应付他们,他们就抢来抢去,好不痛快。但是温暖的春天过去之后,寒冷的冬天来了。董卓来了。董卓想要返回雒阳出任高位的执念已经无法遏制,狂热的追求战功,就拿全徐州的土匪出气,三个月内作战十七次,消灭大小土匪十七股,斩杀土匪两千一百余人。从琅琊郡,到东海郡,再到彭城国和下邳国,董卓转战四个郡国,把当地的土匪吊起来打,那些之前吃的透肥滚壮的土匪们全都成为了董卓的战功。可尽管如此,剿匪有功也远远比不上征战有政治意义的敌人,土匪毕竟没有打起旗帜说要造大汉帝国的反,土匪只是打家劫舍扰乱治安,政治意义不大。董卓自己也清楚,所以这样的行为,多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不过一段时间的发泄之后,还真给他等到了机会。刘备要在中原四州和扬州、荆州推行限奴令,中原四州是第一期,江南二州是第二期,徐州的限奴令推行的比较困难,有些郡国比较配合,有些郡国就比较头铁。其中最头铁的莫过于下邳国和广陵郡。其他郡国的官员多少能把本郡国的事情给稳住,郡守和国相能出面弹压反对者,或者动手铲除他们,但是下邳国和广陵郡因为新任郡守和国相尚未到任,导致出现了一定的混乱。下邳国还好,本身因为黄巾军的大本营就在下邳国,多年征战下来,不少豪族势力被黄巾军摧毁,之前又南下逃走了一波,加上打算躺平的,主动反抗的并不算太多。所以县一级官府就能控制住当地局势。但是广陵郡不一样。广陵郡闹得那么大,其中的原因还真的比较复杂。仟千仦哾
{();} (ex){}
{();} (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