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徐州黄巾的战绩作为自己的政治筹码,再向朝廷讨价还价。但是问题在于他的军事能力实在是有点拉跨,面对徐州黄巾,他久战不能获胜,威望不能建立起来,于是徐州士人多对刘焉没有好的看法。靠自己行不通,于是刘焉就想要在徐州本地辟召一些有名望有才能的人来帮助他,以政治权力作为交换,撬动地方资源为自己所用。他觉得以自己徐州牧的身份,一定可以顺利办到这一点。但是他对徐州并没有任何恩义,抵达徐州以来没有做过什么好事,在徐州也没有任何根基,徐州人也不认为刘焉能在这里担任很长时间的徐州牧,所以对他的辟召没什么回应。他辟召了三五十人,绝大多数本地人都没有应召,其中就包括张昭和张纮。这两人有自己的名望、根基,之前朝廷中央也有公府辟召过两人,两人都没有答应,以此养望。以朝廷公府辟召都不能打动他们,更何况是刘焉的辟召呢?这两人根本看不上刘焉,觉得他迟早要滚蛋,所以不想跟他扯上什么关系,就回绝了刘焉。谁知刘焉也不是一个心胸宽广的人,觉得这帮人是给脸不要脸,轻视侮辱他,于是下令地方长官给他们好看。抓起来,或者查他们的问题,给他们割肉,给他们放血,让他们知道什么叫破家县令、灭门令尹!好言好语和你们说不听,那就别怪我心狠手辣!所以说,得罪主政长官是一件很不妙的事情,他不是不能收拾你,只是多方权衡不怎么随意下手而已,真得罪狠了,大一统王朝的官员,有的是手段让你难受。土地,税收,商业,官员能动用的方法实在是太多了。刘焉一声令下,地方长官当然也不想和本地人士搞得太难看,但是刘焉手握大权,得罪了刘焉,他们更是担待不起,夹在中间两头受气,很是难受,只能找地方上那些比较有名气的人协商。要不然你们先跑走避避风头?不然真搞下去,咱们没法儿交差,官帽子都要被摘掉,只能对不住你们了。这一协商,张昭和张纮等人才知道什么叫州牧,用过去应对州刺史的方式应对州牧,实在不合适,州刺史没那么大的权威,但是州牧却有,他们吃了没经验的亏。正当他们觉得大事不妙准备跑路的时候,接到了来自刘备的辟召令。好家伙,这个时候来了这份辟召令,怎么看都像是天降护身符啊。考虑到切实的需求,加上郑玄的规劝,张昭和张纮两人在不同的地方,在不同的时间,做出了同一种决定。大张旗鼓,出发上雒!于是局势逆转,其他人怎么样不知道,反正地方长官瞬间不敢为难张昭和张纮的家族了。虽然说当时还没有到雒阳政变的时候,但是刘备当时的头衔已经是骠骑将军开府了,一个在中央威名赫赫权势滔天的新贵,他们吃饱了撑的才想要去得罪。而且,就算是刘焉,也未必敢得罪刘备。对此,张昭和张纮打听到的消息显示刘焉很生气,但是对刘备好像很忌惮的样子,于是继续折腾其他家族,逼得不少人趁夜跑路,离开徐州,但是对张昭和张纮的家族却再也没有任何行动。有感于此,张昭和张纮觉得雒阳是不可不去了。他们很快启程出发了,出发的时间点是四月初,从徐州穿越中原抵达雒阳地区,以他们慢悠悠的前进速度,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还是需要的。而就在这段时间里,雒阳剧变,袁氏何氏溃败覆灭,天子去世,新帝登基,刘备成为大将军,首席辅政大臣,一场激烈的雒阳流血交锋之后,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事情,是没人敢确认的。张昭和张纮并不是一路出发的,不过在五月初他们抵达陈留郡的时候,碰面了,然后就当前的局势进行了一番商谈。本来这种商谈是没有必要的,但是因为特殊情况的发生,这种商谈变得有必要了。所谓特殊情况,是两件事情。第一件就是他们在路途上得知了雒阳政变、天子驾崩、新帝登基等一系列的事情。第二件事,就是五月初他们抵达陈留郡的时候,陈留郡内传来了袁术自汝南郡传来的讨贼檄文,内容非常炸裂。这份讨贼檄文讲的是以刘备为首的叛逆之辈阴谋杀害先帝、篡改遗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