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9章 伴读(2 / 3)

后嚎啕大哭,也不知道是在哭那个注定好不了的儿子,还是在哭他自己的不幸。

年二十九,宫宴。

因为福王被软禁的原因,福王府没有任何人出席。

太上皇也懒得过问,她们不来正好,省得再在宫宴上闹出什么事情来,丢人现眼。

还是蒋禹清不过去,单独给福王妃赐了一些菜,让人送去。

许是国库有钱了的原因,今年拿来抽奖的宝物也比去年上了一个档次。

百官们参加活动的兴致也十分高昂,整个晚会高潮迭起,气氛欢乐和谐。

年三十的家宴,摆在了太上皇宫中。只有两桌。太上皇太上皇后,景衍蒋禹清和奕奕一桌,其余的太妃们一桌。

蒋禹清用眼神示意景衍给太上皇夹点菜。

尽管太上皇表面上若无其事,可蒋禹清知道,他对福王还是很在意的。

吃完饭,守了岁,各自回宫休息。一夜无话。

次日,大臣命妇进宫拜年,蒋禹清留了蒋国公府的女眷坐下话。

陆氏问她:“明天初二,你们可要回家吃饭?”

蒋禹清:“自然是要回的。我要吃剁辣椒炒鱼干。”

朱氏笑眯眯的:“放心,肯定给你备着,我亲自去炒,保管还是原来的味道。”

老胡氏摸了摸她的手:“还有你最喜欢的酸辣米粉。”

蒋禹清于是笑咪了眼:“那感情好,还是家里人疼我。”

初二日,景衍带着儿子陪着蒋禹清回蒋国公府拜年。

蒋国公府全员齐聚,一大家子,其乐融融。

吃过饭,奕奕同两个表兄,在一块玩耍。

蒋禹清陪着一众女性长辈们话。

景衍则同蒋文渊在房里谈事。

景衍:“开年奕奕就要进学了,岳父府中哪位子侄合适,可送进宫中,与奕奕做个伴。”

蒋文渊仔细思忖了一会:“老三的长子霖烨,性情踏实沉稳,或可一试。”

景衍点头:“我亦觉此子可行,如此开年便让他进宫吧。”

景衍又道:“伴读四名,已定其一,还差三个。岳父朝中哪位公候大臣家的子侄合适?”

蒋文渊道:“储君进学乃是大事,选伴读之事,亦当慎之又慎。

诸臣晚辈子弟中,镇国公府嫡长孙,永宁伯嫡长孙……”他又提了几家素有贤名的子弟。

景衍若有所思:“等开年后,将这几家子弟召进宫中考校一番,择优留下。”

景衍他们回宫后,蒋文渊把老三蒋禹湖和侄孙蒋霖烨叫进房,了陛下想让霖烨进宫给太子当伴读之事。

蒋禹湖大喜。他不比兄长和弟弟,从军的从军,从政的从政。随便拎出去一个,在朝堂之中都有一席之地。

他虽有钱,然士农工商,商排最末,他不是没有遗憾的。

只可惜自己没有读的天分,如今自己的儿子有这个机会,还是储君伴读,他自然不想放过。

蒋文渊又问霖烨:“可愿进宫去陪姑姑家的奕奕一块读?”

霖烨:“我愿意的。奕奕弟弟聪明可待人又友好,我很愿意跟他一块儿读。”

于是霖烨进宫给奕奕当伴读之事就此定下。

其实朝中比霖烨优秀的子弟还有许多,景衍之所以第一个来问蒋国公府,就是对蒋国公府格外的重。

因为伴读就相当于储君的班底,储君继位之后,几乎所有的伴读的都能得到重用,前途一片光明。

等储君继位之后,蒋国公府的荣耀,也能得以继续。

蒋家人也知道这一点,因此十分感谢景衍的用心。

过了年,宫中便透出话来,要为皇太子甄选伴读。

共有十多位大臣家的嫡出子弟,被宣召入宫。

经过层层选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