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51章 就随便搞搞(求双倍月票)(1 / 4)

郝运和安小曦在随后的两天,前往香江、湾湾参加了宣传活动。

由于票房的火爆,宣发那边得到了林剑跃、杨登奎这种本地豪绅的全力支持。

请了不少本地明星参加。

湾湾这边周杰轮、伍百、王欣凌、张少涵、she、大小x等等十几位明星,甚至把林清霞都请过来站台了。

香江那边更了不得。

郝运本人在香江就有非常广泛的人脉关系,更何况还有林剑跃这个出品方。

当天来了几十个明星捧场,一起助阵《那些年》。

首日票房很重要,但是后续几天的票房走势更能决定这部电影到底能够走到哪一步。

因为口碑越好,票房的持久力就会越强劲。

口碑差的话,也就开始那两天把人哄进去骗点钱,后边大家都知道电影很烂,就没有人再去看了。

另外,也跟宣传有关系。

上映时间就一个月,不存在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事。

等人家知道你这部电影,你都下映個月了,那再好的口碑都和你没了直接关系。

所以,宣发在鼓足了劲折腾的时候,也开始向出品方施压。

钱!

马内!

根本就不够花。

而且这个钱发行方也不能随便垫,得有出品方同意才能加大发行预算,不然没人给你买单。

出品方这边则是在推动三件事。

第一个,应宣发要求增加预算,经过一番讨论,决定增加五百万的宣发预算。

郝运觉得这些人都疯了。

首日六百万票房的电影,他们是铁了心的要把内地总票房给冲到一个亿以上。

不惜一切代价。

如果增加五百万投资的话,那各家就需要再出五十万,如果你不出的话,别家非常乐意帮忙。

这部电影赚钱赚疯了,肯定不止200的回报率。

干不干,不干干你!

郝运和刘阿姨、姜蜀黍都选择了跟进。

于是《那些年》的成本就变成了一千五百,八百万制作费,七百万的宣发。

出品方干的第二件事就是打盗版。

第三件事,推动《那些年》在马来西亚、新加坡、霓虹、棒棒、泰国等多地上映。

这部电影很符合亚洲人的口味,这边的文化都有一定的共通性,自然也不缺乏相应的受众,蚊子腿再瘦那也是肉。

还有海内外的音像制品版权等各种权利的出售。

郝运当初把这些人拉上了《那些年》的战车,现在终于要看到效果了。

确实,他自己也能凑齐这部电影一千万的投资。

赚得也比这么多人分要多的多,可是很难形成现在这样的统一战线。

韩散屏发话了,必须要拿个票房过亿才行。

不能是全球票房一个亿,必须是内地票房过亿。

面对《那些年》如此劲爆的票房势头,大导们内心五味杂陈。

一个二十来岁的小年轻,居然超过了他们大部分人。

用史小强的话说,就是——伱们全力以赴做到最好,可能还不如郝运随便搞搞。

目前是张益谋有《英雄》和《十面埋伏》两部过亿,周星星一部《功夫》过亿,马大缸一部《天下无贼》过亿。

如果郝运的《那些年》能够过亿,这就是第五部过亿的电影。

张益谋有两部过亿,倒也不觉得年轻人太过嚣张,而且在他看来,电影票房很重要,但至少不是全部。

电影是一门艺术。

票房是出品方最在意的东西,而作为导演,还要看个人思想在电影里的表达,看奖项回报。

他顶多就是羡慕姜闻有个好徒弟。

他们这批导演总有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