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命运之日(1)(2 / 3)

当地士绅,也纷纷献出家里的婢女、下人,去服侍寇准。

可等到丁谓被贬雷州,当地人唾弃他,连在路上见到,都要掩面。

不过,在宣德门下的宰臣们很快就发现,王珪没有来!

然后大家立刻统一意见:昨天王珪说了那样的话,中书舍人,已经记录了下来。

要是真有人来怪罪大家,那就都推给王珪——皆王珪枣膏昏钝,犹豫不决!

死道友不死贫道嘛!

此外,无论旧党老臣们,如今是否已经以急脚马递上书。

只要他们这些在朝的宰执,可以抢走那些马递未能入京之前,就将立储之事确定。

那么,谁又能说他们的闲话?

尤其是蔡确!

他可是有着官家顾命托孤的口谕在身,到时候,完全可以摇身一变,将定策拥立之功,据为己有!

故而,想清楚后,蔡确内心已经壮志满腹,踌躇不已!

……

终于,庆宁宫那被御龙直守的严严实实的宫门,被人打开了。

一个内臣,来到群臣面前,道:“圣人口谕,着群臣入宫!”

于是,王珪、蔡确,立刻领着众人,上前一步,拜道:“臣等尊奉皇后殿下教旨!”

心中也都有着震惊:

皇后果然在庆宁宫?

传说是真的!

延安郡王,纯孝、好学,知礼明礼,尊圣人之道,行圣人之礼。

于是,纯孝天子,孝慕于太后,恭孝于皇后膝下。

为天子祈祷,手抄佛经,上书祈祷之词:且愿太母万寿、母后千秋、母妃长乐!

笃礼至斯!守礼如此!

可堪天下表率也!

奈何他们这些宰臣,这些时日,却只顾着争权夺利,以至于,连这么大的事情,连汴京市井之中的议论,也没有掌握!

真是该死!

真是可耻!

好几位,被李宪案动心的宰臣,都在心中埋怨着、懊悔着。

带着这种心情,群臣持芴而入,恭恭敬敬的在那内臣引领下,步入了庆宁宫中。

然后,就被带着,到了庆宁宫的寝殿内。

群臣一入内,那寝殿之中的一张韩床上,帷幕已经被人放下。

皇后的身影,在帷幕内若隐若现。

帷幕内的皇后,将一个孩子,放在了她的膝盖上,以便让这个孩子的模样,能让群臣看到。

那孩子看上去瘦瘦的,但脸色红润,模样周正、精俊,眉眼之间隐约有着几分与官家相似的神采。

他虽被皇后放在膝盖上,但仪态却很端正,身体坐的笔直,看着众人。

他的那一双眼,虽然眼眶略微有些发红,似乎有一些红肿,好似哭过一般,可那双小小的眼睛,看向群臣,眼神平静、淡定、从容。

仿佛已经无数次,看过群臣们,来到他面前一般。

也似乎是已经经历过无数次类似的场景一样。

宰臣们持芴而拜。

王珪作为左相,压抑住内心的忐忑和紧张,上前一步,拜道:“臣,尚书左仆射、门下侍郎珪,敬问皇后殿下无恙,拜见延安郡王殿下,唯殿下无恙!”

蔡确和其他宰臣,则持芴对着那床榻上的延安郡王以及延安郡王身后帷幕珠帘中的皇后一拜。

“本宫无恙!”向皇后的声音,从帷幕内传出。

“我无恙!”皇后怀里的延安郡王,轻声说着。

声音虽然轻,但非常平稳,没有半点紧张,也不存在丝毫的意外。

群臣借着眼角的余光,悄悄观察这位殿下。

发现他的神色,依旧平静如常。

而且,看向群臣的眼神,始终保持了平静。

和去年那个在集英殿上,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