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方法论(2 / 3)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3668 字 3个月前

样子,暗暗叹气,难道要搞个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言尽于此。邵勋说道。

说完,又看向跟随而来的少府监蔡承,问道:少府可能制琉璃水管?

蔡承想了想,道:可。

邵勋点了点头,又看向王丹虎,道:你若不信,可将琉璃水管中灌满水,一头置于釜中,一头置于外,看看炼丹时水柱会不会动。

琉璃是半透明的,不清晰,但还是能勉强看清水柱变化的。

蔡承立刻应下了。

他不知道天子想干嘛,照做就是了。

邵勋则有些思绪万千。

其实换一个时代,他即便说了这么多,有用吗?可能有点用,但用处不大。

人家为什么要做这些?没理由啊。

所以要给他们一个内生动力。

炼丹是一个内生动力,还不小,因为人们真信这玩意,信众还很多,富户都能为了炼丹倾家荡产,可见其热情。

邵勋现在告诉他们,你们炼丹不成功是因为细节原因,即温度、气压不对,一线之差导致失败,所以想办法研究出一些能简单测量气压和温度的装置,再来炼丹。

如果还炼不成,那一定是这些装置还不够精确,再想办法。

又或者原材料杂质多,想办法辨别其中的成分,再剔除杂质。

炼成金丹,延年益寿乃至得道飞升是内生动力。

那么,有没有外部动力呢?当然是有的了。

研究炼丹大半辈子,没炼出真丹,但搞出了一堆奇奇怪怪的副产品,其中有些可以赚钱,这就是外部动力。

另外,朝廷奖赏也是外部动力。

所谓人亡政息,亡的只是一部分外部动力,即朝廷对搞科学研究没兴趣,不投钱、不奖励、不给官,但如果副产品能卖钱,本身内心之中还有强烈的炼得真丹的执念,那就还有一部分动力让科学研究继续下去。

所以邵勋千方百计让他们掌握科学的方法,而不是胡乱凭感觉炼丹。

当然,人的兴趣爱好也是内生动力。

比如虞喜是余姚士族,本身生活优渥,但人家就是乐意半夜登山观星,记录星象,并为之演算,我乐意,你管得着吗?

值此之世,不管他的继承人上台后是不是重视他老子的心血,邵勋都准备两条腿走路,内生动力就是保险绳。

哪怕二代皇帝对科学研究毫无兴趣,至少有一部分士人在搞研究,凭借着自己的热情,用自己的钱财,用科学的方法记录过程,总结归纳,提出理论一一这是下一阶段的重点。

邵勋临离开之前,从蔡承手中接过一物,走向王丹虎。

王丹虎下意识想后退,却又不敢。

邵勋将粗陋的麻布口罩戴在她脸上,道:此屋中丹毒不少,戴此物能减少一些。

随后又让蔡承拿来一副麂子皮手套,交给王丹虎,道:以后取材时戴上此物。朕让少府再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让此屋更加通风。

现在不服散了吧?邵勋问道。

王丹虎垂下头去,闷声道:不了。

人要爱惜自己。你才三十岁,就服了多少丹药了?以后若嫁人,还能生子否?邵勋说道:你家人已为朕赦免,好好做事,勿要多想。

说罢,对她笑了笑,转身离去。

出了实验室后,邵勋站住了,问蔡承道:卿觉得朕这样做是不是太麻烦了?

蔡承回道:陛下乃天上人下凡,懂得自然多,若倾囊相授,于天下必有益。

一顿有,还是顿顿有,你不懂。再者,朕已经传授很多了。邵勋笑道。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蔡承叹道。

邵勋大笑:卿读书了,不然说不出此话。

二人渐渐远去。

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