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金簪(1 / 3)

朱红 无名指的束缚 3401 字 6个月前

夏青目送安锦文离开,吓得浑身发抖,生怕徐氏过来兴师问罪。

但外边却始终毫无动静,平静得甚至有些诡异。

夏青一直心神不宁,直到午饭前杜妈妈打探消息回来,才觉得找到主心骨。

杜妈妈面色阴晴难辨,进屋就把丫头们都打发出去,顾不得行礼,斜签着身子坐在床边。

“姑娘,褚家果真是来退亲了,但老奴仔细打听过,来人是褚大老爷身边的管事,依老奴看,未必就是褚老爷子的意思。”

安锦如闻言皱眉,她对褚家只有表面的印象,这会儿也分析不出个所以然来。

便细问道:“褚家里头到底是个什么情形,妈妈说与我听听。”

杜妈妈听得惊讶,大姑娘以前对这些事情都不上心,一提起褚家更是羞得不许人说,如今倒像换了个人似的。

“早年间是两家老爷子说定的亲事,褚家大老爷并不满意,但他无从置喙,只得默许,如今想来是婚期将近,所以才又想法子退亲。”

“当年安褚两家家世相当,我与褚家大爷年岁相近,褚大老爷为何不愿?”安锦如依旧不明所以,追问,“如今他家更是高攀,岂有急着退婚之理?”

杜妈妈脸色有些难看,略有迟疑地说:“褚大老爷书蠹一个,为人多迂腐,姑娘莫要理会。”

安锦如再细想,这才恍然。

大戴礼记中里面写得明白,丧妇长子不取,为其无所受命也。

说得就是如自己这般,年幼丧母、从小无法得到母亲教导之人不当娶。

不过这些陈腐的规矩,在安家这样门第的人家,根本就不值得一提。

姑娘身边自有教养嬷嬷,即便生父续弦,娶得也都是大户女子,鲜少有不懂规矩之人。

褚大老爷当年以此为拒,的确站不住脚,眼下觉得抓到把柄又提出来,难保没有其他隐情。

杜妈妈宽慰道:“褚老爷子不会同意退亲的,姑娘放心就是。”

的确,安老太爷升任巡抚,三年任满回京述职。按照惯例,随后该回朝任尚书或都御使,亦或迁转其他地方继续出任巡抚。

安老太爷一向官声甚好,庆嫔在宫中也颇为得宠,回朝升官基成定局。

褚家如今正青黄不接,急需这样一门姻亲来巩固地位,褚老太爷如何能轻易同意退亲。

但是这样的人家,即便自己嫁过去,又能有什么好日子过?

两个人说话的时候,安锦如的目光一直在屋里前后逡巡,这会儿正看见后窗处浅影晃动,片刻后停住不动。

安锦如在杜妈妈手上捏了一记,朝窗边使了个眼色,自己做悲泣之声。

“都怪我自己不争气,娘娘邀我入宫听戏本是好事儿,谁知我身子不济,竟然晕倒扫了娘娘的兴,本该尽早入宫向娘娘磕头赔罪,谁知又被爹爹罚了,如今想下地都下不得。”

杜妈妈先是一愣,顺着视线看过去,见有个人影映在地上。

她神色一厉,语气却十分柔缓,顺着安锦如的话道:“姑娘莫要伤心了,娘娘是知道您的心的,不然也不会派人来又下旨意又赏东西的,您把身子养好才是正经。”

“可……可褚家为什么这个时候来人退亲?定然是听说这件事,觉得我在宫中失仪……”安锦如低声抽泣,把戏做了个十足。

杜妈妈没了主意般胡乱安慰,毫无实质内容的车轱辘话来回地说。

窗外的影子似乎听得不耐,晃动几下,轻手轻脚地离开。

杜妈妈不放心,起身四处查探一番。

见果真没别的情况,这才回来坐下,气得低声骂道:“这些小蹄子,真该狠狠收拾了!”

“妈妈莫气,本就是要她们自己跳出来。这种沉不住气的东西,能成什么气候。”

安锦如好整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