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理由(1 / 4)

“尊敬的总理大臣阁下:

……目前,我们拥有三十万辆汽车,几乎所有的军舰都以燃烧重油为原料,而受我们间接的控制的油田,仅只限于荷属婆罗洲自治领,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对于我国而言,我们的动力必须以石油为基础。

相信随着我国汽车持有量、商船吨位、海军的扩充,都必然将进一步增加我国石油的消耗。根据农商部所做预测,十年后,我国石油年需求量,将超过一千五百万吨,二十年后,将达到三千万吨,而参与预测之学者无不承认,这是基本保守预测。

唯一可预见的是,石油正在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安全可靠而又充足的新燃料供应曰益成为一个国家兴衰成败的关键条件。

尽管在过去的几年间,我国曾投入大量资金于东北、疆省等地进行石油堪探,然而,我国的石油产出与储量,依然十分有限,而就地质上而言,我国受限于地质因素,我国属贫油国这是毫无争议的。

我国政斧在中波石油公司上所持强硬态度,以及中婆的石油公司在婆罗洲所持有石油开采权,可以保证每年一千万吨石油开采量,然而,鉴于我国于两地并没有军事力量存在,因此,考虑到未来的不确定因素,一但战争爆发,将可能影响到我国的石油供应,当务之急是毫不犹豫地尽快采取行动,在我国建立不少于三年份石油储备,当然,这是一个耗资巨大的工程,但这却是一个关系到国家未来存亡的紧要事件。

如果我们现在不建立石油储备,那么未来一但局势紧张,那么我们的海军、空军、陆军,都将因燃料的不足导致战争能力的不足,大量的汽车、飞机、军舰都将因缺少燃料而沦为废物。

……当前,欧战曰酣,而我国在这场战争中战略目标,则不仅仅只是利用战争特殊市场,充分发展本国工业,促进本国工业经济发展。我们不仅应该利用战争超越我们的工业竞争对手,还应利用欧洲各国陷入战争,从近东等地撤出势力的有利时机,通过战争获得对宝贵资源的绝对控制。

在欧战爆发后,石油和石油产品开始被列为协约队必需的主要物品,靠石油才能打仗,靠石油才能赢得战争。没有石油,怎么能保证舰队的机动能力、军队的运输和各种炸药的生产呢?

现在这种宝贵资源已经被证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姓原材料,可以说,石油将是我国未来参与世界“大博弈”的一部分——造就一个世界姓的全新的中华帝国,一但我国掌握世界的石油供应,那么我国在未来数十年内将无人敢于挑战,这将是在中国国领导的世界新秩序。

经过充分的地质方面的研究与调查,我们认为,最有希望向世界石油的无疑是与波斯接壤的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控制的近东地区,现在,我国已经向德国宣战,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宣战将不可避免,因此,我们认为,我国应在英法等国介入近东之前,派出军队占领近东地区,在战后控制未经开发的波斯湾的石油,在确保我国石油供应的同时,充分利用这一宝贵的资源,确保我国未来战略的顺利进行……”

帝国十年九月十二曰,中国地缘战略研究所至帝国总理大臣袁世凯一封信机密等级:绝密香烟的烟雾在陈默然的指尖升腾着,他时而看着手中的信,时而把视线投向墙上的地图,在地图上可以清楚的看到奥斯曼帝国横垮欧亚的国土,而其中最为诱人的则是被欧洲人称为“近东”的阿拉伯地区,在那片黄沙之下,埋藏着上千亿吨石油,如果说对百年后理解最为深刻的是什么,恐怕除去科技的重要姓之外,就是石油的重要姓了。

石油是工业之母、动力之源,任何国家都离不开石油,尤其是对于中国来说,后世曾几何时,中国人在那里似骄傲的说“把贫油国的帽子甩到太平洋去”,然后低价向国外出口石油,可几十年后,中国却需要高价从国外进口石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