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鏖战(1 / 4)

帝国政务楼,一楼的金碧辉煌的大会客厅,这是是皇帝接见外国元首、使节以及为臣公授勋的地方,此时这间会客厅那两扇高达五米包金雕花金门敞开着,站在门外走廊内,身着礼服的皇家仪仗队的士兵,在陛下缓步走来时,纷纷举枪致敬,仪仗兵们高昂着下巴,脸上带着一股发自骨子中的傲气,能够入选皇家仪仗队的士兵无一不是一百六十六帝国近卫陆海军中的精英。

在陈默然缓步从走廊内朝着大会客厅走去时,在大会客厅内,伊藤博文的眼睛却盯着的正墙后的幅表现战场撕杀的巨幅画作,这是出自名家之手的“漠北鏖战图”,画上所绘为汉军骑兵与匈奴骑兵撕杀的画面。

万骑撕杀鏖战之场面,几让人心生惊心动魄之感,看着在这种隆重国礼之厅,悬挂这幅惊心动魄的鏖战画作,伊藤博文只在心中暗叹一句。

“中华文弱之终结!”。

他并不不知道这间大会客厅还有一个的名称“漠北厅”,这多少总会向那些熟知中国历史的外人,传递一种信息。

现在中华帝国将选择用武力挽回曾经所遭受的一切屈辱。

看着这巨副画作,熟知中国历史的伊藤博文在暗叹之余,又于心里对这幅画透出的信息作出了评价。

“陛下驾到!”

随着侍卫官的长呼,伊藤博文转过身来,在陈默然走到距离他有三米的距离时,他毕恭毕敬的施了一个九十度的鞠礼。

“大曰本帝国天皇陛下特使、贵族院院长伊藤博文见过中华帝国皇帝陛下!”

身着陆军戎装、左手按着配刀刀柄的陈默然,完全未流露出任何表情,而是直接朝着沙发走去,待坐下之后,才再次打量着鞠躬的伊藤博文,这位历史上,亚洲最出色的政治家、外交家,成功利用诸国利益矛盾为曰本谋得利益的明治时代第一功臣。

甚至曾有无数人都说过,如果伊藤博文未死于暗杀,整个亚洲、整个世界的历史都将改写。而说这话的人,有中国人、有曰本人、有美国人、有欧洲人,对此几乎所有人都深信不疑。

“天皇陛下请伊藤转递他向皇帝陛下的问候,祝皇帝陛下光复中华河山……”

鞠躬未起的伊藤博文并未觉得有任何惊讶,作为东方人,他自然理解东方式的理解,如果是在几十年前,或许他需要跪拜并伏首于地,而现在他仅仅只需要鞠躬。

“请伊藤伯爵转达我对贵国天皇的问候!”

冷冷的吐出一句话后,陈默然才左手扶剑,右手一摆。

“免礼!”

同时指着下方的个位置。

“赐坐!”

这会才有两名近侍抬着一张包着软垫的椅子进入房间,放在陈默然手指的那个位置。

依照对中国的了解,在落坐时,伊藤博文并没有直接坐下,而是再次鞠躬向皇帝致谢后,方才虚坐了半张椅子。

“皇帝陛下,鉴于目前大曰本帝国与大中华帝国在贵国东北发生的不愉快……”

在伊藤博文开口时,陈默然眉头微微一扬,他看着伊藤博文,他知道这时候的曰本绝不是二十年后的曰本,一是没有二十年后的实力,二是此时的曰本军政两界要员,尽管拥有曰本人特有的赌徒心理,但绝非一群只是盲动而不知战略的蠢货,伊藤博文、桂太郎、大山岩、儿玉源太郎等等,这些明治功臣,无一不拥有他们的后辈难以企及的战略眼光,至少懂得什么是国家的实力和战争的目的。

尤其是眼前的这位伊藤博文,在历史上正是他和桂太郎等人的坚持,东北才得已归还中国,否则按照那些军人的意见,怕东北三省,早在1905年就被其吞并了,而伊藤博文等人苦心经营的所谓的“曰清提携”营造出的中国人对曰友好甚至感激的心理,最终又毁于伊藤博文这样的重臣死去后,曰本政客与军人的短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