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爆火春晚全国脱销(1 / 3)

刘欢、那英、孙国庆、韩磊和田震,当下这些国内知名歌手,还有其他艺人,见了凌风,都尊喊他一声为“凌老师”。

开始时候凌风还有点不太适应,但是慢慢的就习惯了。

以当前凌风取得的成就,望眼今晚春晚舞台,甚至全国可能找不出第二个来。

因为凌风的跨界实在太厉害了。

全球知名的畅销书作家,好来坞编剧,中国大陆第一位好来坞大电影男主演,知名音乐人,知名歌手,新加坡知名艺人……

在这些光环的照耀下,人又帅气,多才多艺的凌风浑身散发着魅力。

每次他与朱折琴来到央视排练现场的时候,就会成为众人目光的焦点。

“哇,这位就是正在热映的电影《藏地密码1》男主角凌风啊,好帅!”

“天哪,不仅帅,还唱得那么好听,太迷人了!”

“听说电影《藏地密码1》原着小说就是凌风他自己写、自己演的,他还会自己编曲和写歌,真的太牛了!”

不少演职人员还纷纷上前求签名和合影。

人气极旺。

让国内这些明星好奇的是,眼前这位凌风,从默默无名到当下爆火,好像就是一夜之间的事情。

之前,他们从来不知道在新加坡居然还有这么一位国内去发展的艺人。

特别最近这两年,好像就像发射火箭一般,他的人气直上云霄,让人仰慕!

1997年的牛年春晚,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日子,因为今年香港即将回归到祖国的怀抱,万众期待。

这个时期,中国大陆经济迅勐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开始逐步提高,电视机已经落入寻常百姓家。

九十年代的大陆内地正处于社会大变革、经济大发展的年代,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让人们在忙碌之余忽视了内心的情感和对家庭的关注,所以这一时期的央视春晚出现了一批更多关注家庭、人性与人情的流行歌曲。

1991年台省艺人潘美辰的《我想有个家》唱出了在外打拼的青年人渴望亲情,渴望温暖的内心倾诉。

1992年,旅法葡籍华人胡浩波演唱了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1993年,王杰的《回家》和毛宁的《涛声依旧》同样萦绕着游子挥之不去的乡愁。

1997年央视春晚涌现了一批反映祖国统一的作品,其中《春天的故事》《公元1997》等歌曲成为香港回归这一历史性时刻最好的见证……

1997年2月6日,除夕之夜。

凌风怀着激动的心情第一次在京城的央视演播大厅里,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演职人员们一起过了一次特殊的新年。

今年的春晚主持人历史上是最多的,增加到了六位:赵忠祥、倪萍、程前、周涛、朱军、亚宁。

演出致辞以后,开场歌舞《大团圆》,歌曲《手挽手心连心》精彩绝伦,让凌风与观众们赞叹不已。

接下来郭冬临也是在本次春晚上大大的火了一把,他表演的小品《过年》把过节的气氛表演的活灵活现,本身那特有的人物形象和特点也是活灵活现,让观众们连连叫好。

董文华宝刀未老,“啊,中国,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

她演唱的《春天的故事》,歌音质纯净,音色甜美,融通俗、民族和美声于一体,获得满堂彩。

这样一首美妙的歌曲再配上那甜美的歌声,一时间传遍大江南北......

小品里面,最逗乐的当属《红高粱模特队》了,赵本山的小品在今年的春晚依旧大放异彩。其中“猫在走直线”和“果树喷农药”等情节不仅接地气,笑料充足,还反映了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揭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