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南阳袭扰战(1 / 3)

晋坞 豆豉炒辣椒 3407 字 2022-10-02

随着郗鉴的手指指向地图上的南阳盆地,不需他解释,桓景也能看出来问题所在了。

王廙的荆州兵遭遇了一次近乎歼灭式的失败,而王敦的败兵则尚在寿春,根本不可能救援千里之外的南阳。那么拿下无兵可守的南阳,对于石勒简直是探囊取物。

但更重要的是,等石勒拿下南阳之后,自己在关东的战略态势就变得更加严峻了。

自古从关东入关中有三条路。

其一是从河东郡出发,由汾阴渡口和蒲坂渡口渡过黄河入关。这条路地势平坦,并无关隘,然而需要渡过黄河。

其二是崤函道,也就是经由潼关、函谷一线入关。这条路距离最近,历来是关中政权和关东政权争斗的焦点,然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其三就是从南阳郡出发,通过武关,至上洛入关。这条路距离最远,然而亦有从此入关成功的记录。当年刘邦就是走此处入关,成功绕开了潼关、函谷的险塞。

先前,桓景的策略是守崤函而攻河东。至于武关一带,桓景料定王敦在豫州兖州战场自顾不暇,自然不可能进犯武关,所以并未重兵设防,连原先镇守此处的邓岳部,也被抽调去参与征讨刘曜的战事。

可一旦南阳被拿下,关中就要同时面对三路兵力的压力。

“若我是石勒,拿下南阳之后,就可分兵三路进攻关中了。如是则关中危矣。”桓景用指节敲了敲武关的位置:“武关现在防守最是薄弱,道徽以为,当作何解?”

“敌军势大,等到石勒准备周全,开始向关中进攻时,恐怕就晚了”,郗鉴思虑片刻,捋须道:“但石勒士气正锐,只可守之,不可图也。”

以现在军队的状态,显然是不可能出关和石勒主力正面交锋的。然而你不去找石勒,石勒会来找你。若是石勒将豫州兖州的军队一转矛头,向武关而来,哪怕仅仅是让轻骑侵袭,毫无守备的南阳郡也会迅速投降。那么如果有了一个稳固的南阳作为基地,石勒从武关进攻就会变得顺畅许多。

而这个时候,本来应该驻守武关的邓岳,还在平阳。在武关留守的,是邓岳帐下的裨将刘遐。

刘遐此人,桓景有些印象,记得是先前是原冀州刺史邵续的部下,后来被石勒击败后沦落为流民,跟着李头从河北南下。然而在新军军中还是得从新兵做起,后来他在治蝗时颇有功绩,又在潼关之战中立了功,不过三年就从新兵升到了裨将的位置,可知能力是能够胜任的。

桓景脑中突然一闪,用手指在南阳一带绕了个圈:

“倒是现在的南阳无论敌我,都无人防守,可否使一军出于武关,进驻南阳?我记得武关尚有千余留守的守军,其守将也还机敏可靠。”

“那若是等到石勒大军来到南阳,这一千人马,岂非以羊饲于虎口么?”

桓景知道会被郗鉴如此质疑,于是毫不犹豫地应道:

“不然。石勒方才占据豫州,豫州人口众多,而且王敦还在寿春,那么主力是不可能轻动的。不过确实有可能派轻骑来南阳探知虚实。我们派兵进驻南阳,就是虚张声势,告知石勒我们在南阳有守备。

“石勒虽然流寇出身,然而行事也算谨慎;而我在石勒那里也有谨慎之名。而这次我反其道而行之,以千余人进驻南阳,反而能让对方摸不清情况,不敢贸然进攻。

“趁此机会,我们可将南阳的百姓都迁入武关。石勒若再要从武关出发,进攻关中,不花时间重新充实南阳人口,那么补给就不足了。这样就为邓岳和桓宣回援正确了时间。”

“此计确实不错,只是事不宜迟。”郗鉴颔首:“另外,在下听闻驻守洛阳的孔苌部虽然兵精,但也只有万人,我军在此地的兵力是多于对方的。可以先佯攻之,让石勒看不清楚哪边是主攻方向。”

“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