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天王盖地虎(1 / 2)

晋坞 豆豉炒辣椒 2688 字 2022-05-27

四日之后,石勒全军离开邺城,前往壶关。

对于大军的调动,城中的居民早就习以为常。这几年以来,邺城数度易主,几经劫掠,无非是城头变换大王旗罢了,相比之下,石勒的部下都算的上差强人意。

或许正是因为百姓的麻木,没有人注意到一个带着斗笠的身影,在城中尾随着离开的石勒大军直到城门前,并且不断在一块小木板上记录着什么。

此人正是冉良,他心情并不算妙,本来桓景令他入城接应的,是一个叫青龙帮的本地流民帮会。可当他到了约定的地点,一处屠户铺面,却发现早已经人去楼空。

虽说桓景说过坏消息也是消息,但联系不上城中内应,还是令人沮丧。他只好转而完成一些次要的任务:躲在一处院墙边,记录着石勒出城军队与守军数量的多少。

“喂!看什么呢?你怕不是桓景的探子?”

冉良感到一只大手按在他肩上,不禁脊背一凉。

“大军出城,我出门看个好玩。”

他缓缓回过头去,见一个虬髯的巡逻士卒正盯着他看,心知凶多吉少。

“杀人的玩意,好玩什么?带走。”

那士卒二话不说,伸手揪过冉良的肩膀,将他拉向背街小巷。

完了,这下自己居然要折在这里了!这是映入冉良脑中的第一个想法。这家伙之所以拉他来着背街之处,就是为了避开行人耳目,将他立刻处决,自己连逃跑的机会也没有。

但挣扎也没有用,来人显然比自己力壮数倍,并非等闲之辈。若是此时挣扎,只是自寻死路。

在巷子中拖行数十步之后,那士卒突然回头,左手按住冉良的肩膀,右手抽出一直短刃,脚踏在一旁石阶上。他凑近冉良脸上仔细打量着,冉良大气都不敢出。

难道自己早就被石勒军发现了,连通缉画像都有了?可是画像是怎么泄露的?冉良心慌意乱,几乎没有完整的思绪。

突然此人似乎是在自己确认似的,点了点头,随后凑到冉良耳边,低声嘟哝出五个字:

“天王盖地虎?”

冉良愣了半晌,这才迟疑地吐出一句话:

“小……小鸡炖蘑菇?”

“哼?面相倒是和图上类似,只是没想到十五岁的少年居然如此之高。”那大汉将短刃收了回去,招了招手,然后抓起冉良的胳膊:“随我来。”

冉良亦步亦趋,肩膀酸痛:这家伙力气不小。

这次桓景派冉良入邺城,除了探知石勒军队动向外,还是为了和此地的流民接上头。这个巡逻的士卒正是当地流民留在石勒军中的暗桩。

然而石勒早就听闻桓景善于用间,所以不光将军队几次调动。所以本来打算与桓景接头的流民帮会不得不更改了集会地点。为了找到桓景的使节,他们猜想使节必然会侦查石勒军队的动向,打算将计就计。

加之石勒主力撤出,守城士兵到处都在招人,于是他们干脆让暗桩混进巡逻士卒之中,于是机缘巧合居然凭借着之前的画像,还有冉良鬼鬼祟祟观察军队的举动,认出了桓景的来使,报出了先前桓景依据自己恶趣味约定的口令。

“方才担心找错了人,泄露消息,才以兵刃相向,多有得罪。”那士卒带着冉良转过几道巷角:“不过你小子胆子也真大,居然敢当着大军的面行动,真是不把石勒放在眼里。如果不是先遇见我,那么你早就完了。”

冉良不好辩解,只是默默地听着那士卒抱怨,等到他抱怨得差不多了,这才怯怯地问了一句:

“敢问足下大名?”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在下易阳刘遐,从前也是个坞堡主,本欲投奔冀州邵刺史。没想到那邵续被石贼一击而溃,我的部曲也惊散而逃,随后老家也被占了,只好做个流民。若非李帮主接济,恐怕早就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