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分粮(四)(1 / 2)

晋坞 豆豉炒辣椒 2677 字 2022-05-27

正午到来之时,在众人瞩目之中,桓景来到了坞堡前的临时堆出的小土台上。身后十几车粮食也随之运出了坞堡大门。

看见心心念念的粮食,人群开始骚动起来,后面的老弱妇孺只能踮着脚眺望,而最前面的青壮男子已经开始奋力向土台处靠拢,只是靠着许家家丁才勉强维持住秩序。但即使是家丁,也都不断回头望向盛着粮食的大车。

桓景默默地数了数台下的民众,大约有两千之数。这些人大都是许家的佃户和部曲。作为世袭的牟乡侯,许家在城父县的食邑有数千户之多,隐匿不报的亡户更是不计其数,此次前来围观的也只是一小部分。

如果此时有人振臂一呼,怕是没人能阻挡住眼前的洪流。

宛如久旱逢甘霖,过去数年豫州的战乱中,谯地虽然有桓景的保护,但坞堡主治下的百姓依然温饱不济,和桓景自家的新军部属仿佛活在两个世界。

原因很简单,新军基本上按照军队的编制分粮,即使非军事的部属也分配有序。加上商队经营得当,不断用美酒和兵器这些不能充饥的东西,从江东换来粮食这种硬通货,所以桓景直属的区域已经一年没有饿过饭。

但坞堡主们依然是内部自治状态,而去年桓景用品秩换粮食的政策,一方面从坞堡主手上换来了大量的粮食,另一方面也加剧了佃户和部曲粮食的匮乏,底层的日子愈发艰难了。

不过,不识字的百姓还推不出其中的因果:他们只能看见自家坞堡的日子越过越差,而士族老爷们依旧过着滋润的名士生活;另一边桓景治下虽然需要不断打仗,却衣食无忧,如果是士兵甚至能吃上肉和豆腐。

于是过去一年不断有佃户从各坞堡主处逃亡到桓景的属地。桓景的解决方案是用金银珠宝赔偿给坞堡主们,所以一年下来倒也相安无事。

而此时,坞堡主治下的百姓已经接近极限,桓景承诺的粮食是他们唯一的希望。

“刁民还不肃静!”许综从桓景身后走出,叉腰指着百姓斥责道:“这是你们的内史大人,亲自来给你们送粮来了,还不感恩戴德?”

这老头颐指气使的样子和先前判若两人,桓景有些惊讶地瞟了一眼许综,随后立刻明白了。毕竟自己是谯地老大,圆滑的许综自然知道对什么人说什么话。

虽然没人见过桓景,但大家都听闻过他的威名,眼见土台众人之中一个身着轻便皮甲的高大青年,便都已料到是谯国内史亲自前来。所以不需许综介绍,人群中立马爆发出一阵欢呼。

桓景面向人群,心中明白情绪已经成熟了。他做了个安静的手势:

“不要着急,这些粮食都是你们的。但要守秩序,一步一步来。”

他一转眼珠,向身后的随行商人做了个手势,突然高声喊道:

“你们值得的比这更多!”

身旁乔装随行商人的新军侍卫会意,立刻抽出短剑,在桓景身旁排列成了一个小小的圆阵,护住桓景和燕燕。而许综身后的两个新军也立刻发难,将这个耄耋之年的老者双手反剪,扣在地上。

台下的许览立刻指挥家丁结阵,但望望桓景身旁身强力壮的新军士兵,又望望自己手下羸弱的家丁,并不敢强攻上土台。何况父亲被扣押,这个年近六旬的大男孩也知道投鼠忌器。在他的命令下,许家家丁只是沿土台边缘和新军侍卫对峙。

许综脑子里一片空白,只是无助地望着台下的儿子。四周百姓见台上突生变故,却只是议论纷纷,并无人前往助阵。

扣住了许综,事情已经成功了一半。但桓景心里清楚,自己的底牌不是这一点侍卫和许综这个人质,而是土台下的人民。

“十二日之前,你们应该已经听闻谯城发下了十几车粮食。”桓景望着台下议论纷纷的民众,尽全力喊道:“这些粮食,你们人人都有份,但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