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乱兵来袭(1 / 3)

晋坞 豆豉炒辣椒 3403 字 2022-05-27

一阵喧闹声中,一个声音提议弃坞堡而走。毕竟白云坞连同附近的佃户,男女老弱加起来也不过千人,能够拿得动锄头的估计也就不过三四百人。而白云坞年久失修,稍微强大一点的强盗就足以攻破坞堡,何况对面是一千多身经百战的禁军呢?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如果是旧时空,遇到这种程度的危险,估计桓景自己第一反应也是逃之夭夭。但是现在作为穿越者,应当有穿越者的样子,开头就跑路,也太丢人了。

但除了王雍容一言不发,在场的其他人似乎都赞同跑路的决定,开始商议之后跑去哪里的问题。

有的人说去蒙城找苟晞,一方面是因为路途最近,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那里兵强马壮,作为当代的韩信、白起,苟晞的军力足够保证他们的安全。

“我反对”,桓景站了出来,“苟晞貌似强大,但却活不过今年年底。”

众人议论纷纷,只有桓宣在病床上微微点头。

“你凭什么这么说,苟将军可是常胜将军。”有人厉声问道。

凭什么?当然不能说凭我看过史书剧透咯。

桓景回应说,“此一时彼一时,从前苟将军之所以能够百战百胜,是因为背后的朝廷。现在洛阳空虚,朝廷只剩了个壳子,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这是左传的句子,桓宣不禁欣喜,这个哥哥也开始读书了。

”他苟晞本来和其他群雄差距也不大,除去附庸的势力,地盘不过两郡之地,现在又因为过往的成绩而骄傲自满。这是必败的兆头。”

桓景胡扯了一大堆,不过是为了避免一个绝对错误的选项。不过众人似乎并不买账,毕竟投靠苟晞的好处显而易见,苟晞败亡的征兆微乎其微。

“别忘了,老坞主还在的时候,苟晞是怎么对我们的。”桓宣终于发话了。

众人立刻安静下来。原来因为苟晞和东海王是政敌,而桓弼又是东海王的手下。所以,从谯城来的官吏一向都没有给过桓家好脸色。不过毕竟桓景武艺绝伦,官吏们倒也不敢过多为难白云坞。

大家明白,现在再去站队苟晞有些晚了,估计不会有太好的下场。

于是又有人提议举家向西,直接投靠刘渊的汉国,现在汉国势大,洛阳城可计日而克,将来必成大业。何况趁着洛阳还没被攻克,现在去还有封赏,做个从龙之臣;而要是去晚了,待到洛阳城的王公们都得到了封赏,那就来不及了。

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桓景想着。记得之前他看过一本历史网文,主角就是靠着假投降石勒破局的。不过这种事情一旦沾上,未来总归会成为自己的黑历史。

“石勒可是胡人,何况老坞主就是被他的军队害死的。建议投奔石勒,这是何居心!”他赶快驳斥了这个观点。

于是众人又产生了各种奇怪的点子。有说去江东投奔琅琊王的,也有说落草为寇的,最奇葩的一个点子是乘船从涡水顺流而下,从淮河入海,然后去做海贼。不一而足。

声音渐渐安静下来,大家都望向王雍容,她此时已经成为了白云坞的主心骨;但也只有她,在众人讨论的时候始终一言不发。

“是啊,多好啊,大家都去逃命好了”,她终于开口说话了,“今天王司徒兵败了,就去投靠苟将军。明天苟将军兵败了,就去投靠琅琊王。后天琅琊王兵败了,就去找南蛮的野人。多好啊,南蛮的冬天也不冷,到时你我都不用穿衣服了,头发啥的也不用簪起来了,反正到时候要披下来的,多方便。”

她把发簪从头上解下来,甩了甩脑袋,让头发自然地披散下来。

“高管家,你是辽东人,去找幽州的王浚,他是我娘家人,我可以给你写封推荐信。唐大脚,你是太原人,你去找并州的刘琨,当家的曾经在金谷园蹭过饭,你提下当家的名字,他说不定就会收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