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1 / 2)

带着医院回古代 烤饺 212 字 2022-05-23

随后几天,陈不二一直都在城西“医厂”里面帮着救治病人,但这些病人最需要的营养跟不上,本源问题没解决,疗效有多少?

更多的时候,陈不二都是跟小伙伴们一起,帮着抬尸体,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一具具饿死的、病死的、绝望而死的尸体去火化场。

就算陈不二带着一个医院回到古代,面对这成千上万的病人也是束手无策,他可以救一个两个,但救不了更多的人。

想要救人,唯有粮食。

但恰恰是粮食,现在成为了最大的问题,买不到。

陈不二已经悄悄在景室堂粥厂放出了超过十万石的粮食,施粥规模扩大了五倍,但随着各地灾民越来越多,十万石粮食也仅仅是杯水车薪。

哪怕他将空间医院里剩下的六十万石粮食全放出来,也远远解决不了几十万的灾民。

所以说救灾这种事情,就应该是朝廷的行为,绝不是以个人意志去改变的。

如果朝廷和粮商手几千万石的粮食放出来,什么样的荒年度不过去?关键是那两方都不肯轻易放粮,这才造成了市场上粮食紧缺,仓库里堆积如山的奇葩现象。

柴子晋站在火化场,看着那满地的尸体堆积在那儿等着火化,两眼含着泪,两只拳头死死捏紧了。

陈不二刚抬了一具尸体过来,看到这个孤独的背景,心中也叹了一口气。

曾经无忧无虑的小皇子,一心在太学念书多好,这不,陷入了政治的泥潭里,考虑的事情越来越多,从此快乐就要慢慢远离了。

陈不二也不拿自己当下属官,走过去轻轻拍了拍柴子晋的肩膀:

“别想太多,这些大多是老弱,撑不过去也是正常,或许死亡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解脱。”

“七哥儿,你知道的,他们明明是不用死的,只要给他们一口饭吃,只要都有活下去的机会,这些城中的奸商们,怎么敢如此?”

柴子晋自掏腰包,出资10万两白银去购买粮食,买不到!

哪怕他是以沂国公的身份,派人去跟大粮商们交涉,最后也只弄到了五千石粮食,其他多一粒米都没有。

当然粮商们也不是直接回绝,只是借口自家的存粮也不多了,实在难以供应。

别人可能不知道,柴子晋会不知道?陈不二可是亲口跟他说过的,光是城东汴河边的粮仓里,起码有五百万石以上的存粮。

最后柴子晋没办法,写了折子进宫,希望能从国家粮仓里“借粮”。

杨皇后同意了,史丞相同意了,最后卡在了成国公,也就是柴子晋的便宜哥哥那儿,因为国家粮仓的负责人是“太子党”。

成国公现在能让弟弟柴子晋出风头?

这风头只有他能出。

你们的“医厂”不是设在城东吗?柴子昀偏偏将皇家“粥厂”设在了城西和城北,而这也不是畅开了供应。

古代的朝廷跟现代政府是不能比的,国家粮仓说是储存了一万千万石粮食,但你真要去查账试试,里面有个五百万石就谢天谢地了。

多余的粮食去了哪里,就要问问粮仓各级官员,以及他成国公本人了。

柴子昀趁这次荒年救灾开设粥厂,其实是在平账,明明只供应了十石粮食,他报账的时候却报成一百石,谁知道?

其实也有人知道,相党会不知道?但相党没有行动。

死的都是老百姓,跟他们有什么关系?而且腐拜这种事情,到了皇子丞相这一级别是根本无法撼动半分的。

再说了,他成国公在腐拜,你崔丞相就是清白的?户部的赵鸿光就是清白的?

所以官场的潜规则就是不互相攻击对方的经济问题,经济问题一般要等政治对手倒台了,再慢慢清算。

就像喜欢历史的人都知道,明朝严嵩是个大贪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