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四 策略与援手!(1 / 5)

建立先锋军是临时起意。

但周宁认为,其未来还是值得期待一下的。

比如在收纳难民等一系列需要战力插手的行动中,派上用场。

实际上,关于如何收留难民,周宁到现在也拿不出个让他满意的方略来。

毕竟有光州黑潮事件营救行动的糟粕在前。

缺乏公信力的组织,没有号召力,尤其是事关生死,谁会轻易将之托付于陌生人?

可真若等到天魔开始入侵了才行动,无疑为时太晚。

截止到目前,周宁能想到的最靠谱的操作,就是建立商行,通过岁月来积累威信,届时振臂一呼,组织难民,抱团自救。

然而,稍微具体一点,这事便显得困难重重。

就他所知,这个世界的大部分国度,都有不同程度的轻商嫌疑。

当权者也知道商业活动对于繁荣市场的意义,但他们大都习惯将商纳入官办。

商行,不过是官方的钱袋子。让专业白手套去操持,都已经是吃相好看的了。

自家亲戚奴仆上手,利用政策扶持等手段欺行霸市,都是常有的事。外来者想要分一杯羹,往往连参与的机会都无。

周宁认为,这其中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仰人鼻息’这四个字上。旗杆难立,好不容易立柱了,结果就是遭人盘剥。

你敢做的稍微亲民一些,官方就敢扣个邀买人心、意图不轨的帽子搞你,到时候,是反呢?还是反呢?又或反呢?

可真要占山为王,搞世外桃源那一套,同样问题多多。

民众对‘匪’这个概念向来没什么好感,很多人就算万不得已,都不会考虑上山入伙,也就是那些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兴许会动念混绿林。

而且,‘匪’的DeBuff效果是长期的,想要赚取好名声难度极高。稍有薄名,官府就可能派军来剿。

以官府的常用手段,必然会遣派地方军力为前锋,一说你们是坐地户,对当地地理熟。

交锋就会死人,死的都是当地人,哪个不是一户人家的儿子、丈夫、父亲?来回撕扯几次,双手染血,民众那里还想有好名声?

所以,有些时候,真就不得不叹一声愚民,信息不对等,文化素养、眼界都达不到某个高度,结果就是分不清好赖人,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又或宁肯一次次被坑,仍旧心怀侥幸心理,甚至自欺欺人,将希望寄托在统治者的仁慈上……

周宁觉得,这也算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了。

这些道理,当初光州黑潮事件发生前,他就懂了,只是还不够笃定。所以,尽管他到现在都认为,当时以蛮横的做法尽可能的都救人是对的,但每每想起高比例的人员损耗,他仍旧会自我质疑。

实际上,想要救人的同时,得个好名声,也不是特别难。

仍旧拿光州黑潮事件说事。

在光州,他背的是恶名和骂名,救下的人,以轻壮和拥有一技之长的匠人为主。最后为了便于管理,都给整成了半傀儡。

但在与光州相邻,同样被黑潮侵袭、但灾害不及光州那么重的邻州,由于当时他能力有限,好些地方都是灾后才出现,可以理解为,他的团队,是大灾后,最先抵达的救援队。

这样一来,名声就相当好,救灾队靠着超凡手段,完成了人员拯救后,很多民众当时自发的就表露意愿,想要依附,为此不惜迁往异地他乡。

所以,如果是为了一个好名声,以及日后能较为轻松的统御难民,只需要灾祸发生后五分钟到场,这个火候就正正好。

让民众狠狠的撞南墙,让他们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亲眼目睹亲友惨死……有了这个毒打,就没有那么哔哔赖赖的麻烦事了,就像现在的山海城。

山海城基本没有傀儡民众,热热闹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