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来了……(求订阅)(1 / 4)

“爽,今天听得爽。”

“边塞诗果然不是一般的诗可以相比的,就气势这一点,那可是足足的。”

“我感觉,今天晚上是睡不着觉了。”

“我也觉得,反正脑海里面,只是一想便是这一些诗,感觉整个人都沸腾起来了。”

“那如果我说,除了王昌龄和王之涣之外,陈凡老师又讲了两位边塞诗人呢?”

“我草,你这是要人老命啊。”

好吧。

今天晚上,大家都不要睡了。

在王昌龄和王之涣之后,某些粉丝也在快抖上公布了两首作品。

其中一首是诗人“岑参”的,他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当真是写得让人荡气回肠。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澹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这里的武判官,就是白居易时期当朝宰相“武元衡”的父亲“武就”。

同时这位武判,也是武则天的曾侄孙。

这首诗即是一首边塞诗,也是一首送别诗。

当时的“武就”接到朝廷公函,必需立即回京。

于是做为朋友的“岑参”就写了这一首送别诗。

而诗里面这一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则成为了千古名句。

也成为了雪景当中最为巅峰的一首诗。

当然。

除了这一句之外,整首诗写得也是非常的大气,将边塞士将的风骨写了出来。

只要读个几遍,真的感觉血液都与这首诗融为一体,彷佛来到了边塞。

“啊啊啊,我靠,真要睡不着了。”

“妹哟,凡哥这留一手留出了天迹。”

“不过,我喜欢这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回头我拿这句诗去考一考大家,大家肯定会说,哇,这梨花景致太漂亮了。”

“噗……要不要这么无耻啊,不过,我喜欢。”

已经是晚上的12点,大家仍是睡不着,不时讨论着。

“哎,不是还有一位叫高适的吗?”

“高适,谁啊?”

“之前不是有位主播说过,三位边塞诗人,王昌龄,王之涣,还有一位叫高适的。”

“哦,哦,我也记起来了,这位高适不知道是何方神圣,有没有什么大作?”

不得不说。

一众网友的眼睛是雪亮的。

此前有一位主播仅仅只是一提,不少网友便发现了情况。

“哈哈,自然是有的。”

“我还以为没有人问高适的,来来来,我讲给你们听。”

另一位此前听了陈凡所讲的嘉宾,这时亦是开了直播,并做了一期高适专题。

说起来。

四大边塞诗人当中,高适是混得最好的。

或者说。

不只是他们四大边塞诗人当中,可以说,在唐朝所有知名诗人高中,高适也可以说是混得最好的。

而要说爵位的话,那高适当之无愧第一。

不过高适在年轻时候混得并不好,人到中年,也还只是一介布衣。

直到40多岁的时候,才考上进士。

但就是考上了进士,高适也没有得到太大的提拔。

50岁的高适后来投靠了名将“哥舒翰”,此时恰逢安史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