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求推荐求收藏,多谢!)(2 / 2)

三是全面蜕变阶段,习惯了每天晚上充电,哪怕睡着了,身体也能自动运转功法,将电流源源不断地引入丹田。

到了这个地步,雷法已经算是小成,李安闲开始慢慢调高电压,用超出自身承受力的电压充电。

现如今,他在不运功引导的情况下,只能承受一百六十伏左右的电压。可在运转功法的时候,却能承受二百多伏的电压!

所以,他把充电电压调到了创记录的二百一十伏,一是为了提高充电效率,二是主动加压,提高身体的适应极限。

他的丹田还空着呢!

正是因为身体已经形成了“充电记忆”,李安闲才冒出了同时充放的想法,结果他的身体并没有想象中那样记忆深刻,看似简单的方案步步艰险,无法继续。

无奈,他只能调低了电压,如此一来,就算引导中断也没什么。

尽管结果不尽人意,可效率低些,总比一点补充都没有强吧?

经过一系列的反复尝试,李安闲总算做好准备,开始了第二次炼器之旅。

这一次,他将玄铁换成了精铜!

铜的熔点比铁低得多,没费多少功夫,就加热到红炽状态。

慢慢将神识探过去,落在精铜上的一瞬间,李安闲又一次承受大脑被高热烧灼的痛感。

他知道,这只是神识把接触到的温度反馈回来,并不是大脑真的被高温炙烤,等时间长习惯了,就不会再这样敏感。

没时间慢慢适应,李安闲马上开始塑型,将块状的铜精逐渐拉开,辗薄,没多一会儿,就做成了薄皮圈成的铜管。

接下来,他切除多余的原料,小心调整铜管的尺寸,先在一头加个底座,再将另一头逐渐收拢,没多一会儿,叮地一声轻响,一枚亮闪闪的铜弹壳落在阵盘之上。

李安闲将弹壳攥在手里,反复摩挲几遍,确定外形尺寸全都符合要求之后,才将它装进储物袋,小心地珍藏起来。

他既没有雷酸汞,也没有叠氮化铅,更没有合适的火药。

造这么个东西,其实就是个念想,距离真正的子弹,还有地球到月亮那么远!

不过老话说的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沿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成功一定不会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