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螺丝钉(1 / 4)

...............

现在是一九八四年,距离改开一九七八,已经有五六年了。

虽说对于做生意这些还是有些限制,但是,环境已经缓和了很多,不会出现什么卖鸡毛都被举报抓进去的地步。

据吴有胜所了解的消息,现如今,都有企业、股份制等出现了,个体工商户也是大概全国有个百八十万的。

当然,大部分还是小摊小贩,毕竟,七上八下的原则,还没破除,要到一九九二年,才算是没有雇工的限制。

环境变好了,吴有胜也就不用再低调下去,有些事情,就可以稍稍的往前走一走了。

至于做什么,其实,很多很多。

可以去做小摊小贩,比如卖水果,卖花生瓜子,或者是做小吃摊等,都比种地要强。

还可以搞其他的,比如跑跑运输,给别人拉拉货之类的。

这些,吴有胜还是可以胜任的,只是,他可不想亲自去干,无他,人懒且没必要为了小钱去拼搏,明明有其他的法子,还更加的省事,不用受太多的累。

综合考虑,也就是把家具厂给弄大一些了。

在吴有胜穿越前,他们这个省的家具,就很有知名度,一年上千亿的产值,再加上有现成的大师傅和一些木工,不用为技术什么的而操心。

而且,这边的山多,树木多,杉树松树什么的,到处都是,原材料很充沛。

所以,吴有胜思来想去,现在,是时候了。

吴有胜给荆承讲了当下的形势,还有他的一些想法。

“小胜,你容我想想,你一下子说的太多,我还没怎么消化,让我缓缓。”

听完吴有胜的建议后,荆承有些愣住了,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也确实,小河村在犄角旮旯里,整个村子的人,在这几十年内,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很少接触外面的世界,对他们来说,吃饱饭,都要尽最大的努力,现在他们的日子,就很不错了,做工有钱拿,每个月偶尔还能吃上一顿肉。

生活相比于之前,已经是美滋滋的。

至于什么扩大规模,把家具卖到千家万户的手里,真没想这么多。

要不是吴有胜给荆承详细的解释了外面的环境变化,可能他们现在还认为和前些年一样,做生意是投机倒把的行为呢。

也属实正常,八十年代,南方的一些偏僻村镇,获知外界的消息来源方式,也就是报纸了。

别说什么电视了,现在,百分之九十的山村,都还没通电呢。

所以,消息滞后,也是意料之中的。

吴有胜也不急,慢慢的喝着茶,等荆承自己消化内容。

好一会儿后,荆承这才抬起头来。

“小胜,你说咱们去注册一个什么商标,然后以村集体的名义,建一个家具厂?”荆承问道。

“嗯。”吴有胜点了点头。

商标的话,吴有胜是在报纸上看到过,好像前年,也就是一九八二,就出台了第一部商标法,吴有胜提议注册商标,也是为了长远打算。

品牌效应,在今后是有很多显著例子的,有些公司,就靠着贴牌,每年就有几十亿的进账,比如南极人,很多都是别的厂做的东西,比如羽绒服、袜子等等等等。

还有就是,一个工厂,假如从八十年代,一直坚持做下去,只要没出什么大的问题,比如质量问题或者是破产倒闭啥的,这长期积累下来的口碑,即使再怎么样败落下去,最后,也能起死回生,重新焕发生机。

人是一种习惯性的动物,当你买了某样东西,觉得这东西还好,质量不错,价格适宜,那么,一般是很少去别处买东西的,除非同样东西,人家更便宜,质量更好之类的。

另外,就是避免麻烦了。

商标,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