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九九年的梗和一群扫墓人!(求订阅,求月票!)(1 / 4)

纪录片的画面一开始,就是那个少年的故事——孟凡章。

那个生命停留在十八岁的少年,那个永远属于星辰大海的少年。

(详情见192章)

这个故事过后,又是下一个纪录片:

那是一个照片,还标注着距离:在距离发射塔下的50米处,有一颗树。

然后是旁白的声音缓缓道到来:“在之前的屡次发射中, 火箭的尾焰经常把树点燃,但是,这个树总会在不久之后,再一次焕发新机。

这个树被称之为“树坚强”,是一颗平平无奇的榆树。

这个树就像是坚守在大漠戈壁的航天人,用坚韧和坚守, 创造了大夏航天的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简单的介绍, 简单的照片, 却再次让很多人受到了震撼,见微知著,很多平凡的东西,都有着不平凡的意义。

“那个少年,哎.......”

一声的叹息,代表着无数的可惜,但又代表着一声致敬,有的人生命虽然只有十八岁,但却用功垂不朽,有的人虽然六七十岁,却.......

然后画面一转,到了明亮的航天部门的办公区。

一个个电脑,文件,尽然有序,甚至凳子都整整齐齐,大家都穿着一丝不苟的工作服在工作, 其中一堆地中海光头。

然后又是讲解:这些人的鼠标位置,会规定一个圈, 你必须要放到位, 水杯的位置,也在桌上滑了出来,你必须要对到位置.........

“怎么可能,怎么可这么苛刻?”观众席立刻就有观众问了,这简直不是苛刻,是强迫症了吧?

但荧幕的旁白很快就发了出来:“这个是纪律要求,只有平时养成习惯,这样的话,在工作操作中,你才可以下意识的养成习惯。”

“这便是航天人的工作性质,稳妥可靠,周到细致,万无一失。”

“在不确定的世界里,尽量的遵守秩序,才可以减少意外的发生,航天航空,是一个探索的世界, 秩序, 无比重要!”

这句话直接点明了中心, 让大家觉得航天工作原来不是那么神秘,甚至有点可爱。

然后是最后一个小型纪录片: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有一座东风烈士陵园,七百多位烈士,默默的躺在这个地方。

然后是无人机的航拍,郁郁葱葱的树林之中,一个个墓碑耸立在那里,记录着航天事业的一步步发展。

“几十年的航天事业,承载了他们付出的不仅仅是汗水,更是生命!”

“这里的烈士墓碑,平均年龄只有二十四岁,最小的,只有十七岁........”

“每次发射,航天员们都会区里面祭拜我们的英烈。”

很简单的一段视频,但却无比的让人心痛,六百多名的烈士啊,而且都是很优秀的人,十七岁,二十四岁,一个个都那么年轻,却........

没有渲染气氛,大家的眼眶却已经红了。

原来在他们不知道的地方,有这么多人在默默的付出着,甚至包括生命。

.........

影片结束了,但伴随着在一个月后即将发射的天宫一号空间站和今年的神八,航天的话题其实一直很热,而《飞天》这部剧,无异于提前预热。

专业影评人的我又来了:“看完了,沉默,思考,航天人的使命到底是什么,家国难两全,还是无尽的守望?这种付出得不到回报的生活,到底是为了什么?”

“但当我看了最后的纪录片后,我明白了,没有付出必须有回报的事,一个个烈士林园告诉了我,他们的付出,是为了大夏的航天事业,虽然每个人的付出看似很小,但汇聚在一起,就是航天事业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