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等到元宇宙相关的技术实现突破,包括芯片、光学、软件和人工智能等等。
然后进入元宇宙的时代。
元宇宙确实是蓝星科技集成化的下一个爆点,或者叫vr。
郑理把原来要进入vr时代的节点变成了虚拟世界。
但是虚拟世界不会让生产力得到爆发,它能够凭空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但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被供养者太多的问题。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让所有人都成为被供养者。
由人工智能和生物光伏,实现生产力的终极爆发。
可控核聚变其实效率更高,技术路线也更加有前景。
毕竟生物光伏没办法应用到太空飞船上,但是可控核聚变的应用场景要多得多。
问题是郑理不懂,他在接管之后,花了一部分精力去推动可控核聚变。
这几年也确实实现了一些技术关键节点上的突破,但是离落地还有距离。
郑理其实很好奇五十年前蓝星的科学家们,是基于怎样乐观的判断,把可控核聚变实现预计需要五十年写到书里的。
“我大致明白了,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科学研究的难度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