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200万石大名竟找不出1人阵代统军(2 / 4)

备前宰相 日月合明 246 字 2022-12-23

于资金,自然是自筹一部分,秀吉再负担一部分了。

秀吉对于秀胜这样的小藩也没有了防备的想法,不会想要靠工程消耗的心理,自然不会像逼着秀家一样加快进度。

秀吉预料不到自己只能再活7年,在他看来冈山城只要慢慢修就行了,修上10年也没有关系,自己难道连10年都活不了吗?

而且秀吉对于自己的亲藩,总有一种特别的蜜汁自信,别人都说自己的亲儿子看得最清楚,秀吉对于自己的亲儿子看得是最迷湖的。

他总觉得自己的亲儿子、亲藩可以像自己一样强大,对秀次是这样,对秀赖也是这样看。

此次对待秀胜,虽然仅仅转封了半国15万石,但是却将将备前另外半国美作全领握在手中,就是打算等秀胜在朝鲜打了打胜仗之后好加封的。

可是他怎么就能确定秀胜有可能在朝鲜打出大胜仗呢?

尽管对冈山多有不舍,更不愿意看到冈山被交到一个与自己每一关系的大名身上,但是眼下情势比人强,秀家也知道认下这口气。

好在秀吉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见到秀家这么顺从,免去了此前为征伐奥羽贷给秀家的5万贯军费,并给出了额外3万贯的补偿。

理由自然不能是“心理安慰费”而是资助秀家加快吉备转封关东的资费。

至于此前秀长资助给秀家的近10万贯,在秀家就其一命的时候就已经被秀长抹去了。

此刻既然封赏已经下达,时间又已经来到下半年,距离秀吉聚兵的日期更近了,秀吉在与蒲生氏乡等诸大名离别之前,特别叮嘱他们对做好对朝征伐的准备。

此时此刻,距离其预计出兵的日期还有半年多的时间,可是整个日本都已经知道了关白将要对朝鲜作战的消息。

早在今年开春,即3月份,秀吉便向天下诸大名下达了兵役征召的命令,要求四国、九州600人、纪州500人/万石。畿内400人/万石。

骏河、远江、三河、尹豆300人/万石,由此以东,200人/万石。尾张、美浓、尹势、近江350人/万石。若狭、越前、加贺、能登300人/万石。越后、出羽200人/万石的标准征召士卒。

现如今奥羽初定,秀吉免去了因为动荡受影响或者转封的大名的兵力,但是像南部、安东、小笠原、最上三家依旧需要按照万石200人的标准动员。

此次检地及加封之后,小笠原秀贞确认领有岩代国领33万石,需要依照兵役要求征召6600人,最上义光检地之后知行30.5万石,需要兵员6100人,安东实季检地后知行12万石,需要2400人,南部信直12.9万石知行,需要征召2580人从军。

当然这6600人不一定全是战兵,后世历史学家在聊到万历朝鲜之役时候,日军战/辅兵编制比例时候,普遍引用小西行长家臣五岛纯玄家的数字。

这位家臣1.4万石的知行地,总计需要705名士兵,但是其中有标注水手200人,民夫318人,因此战兵应该只有187人,比例是27:73。

事实上这样理解日本的兵力配比是不合适的,在中国视为民夫的这部分,在日本其实应该视作征召足轻。

之所以不说是农兵,是因为当时的日本军制已经改革,进行了兵农分离,严格意义上的征召农兵已经从日本战场上逐渐消失。

这个时候的日本主要军队,已经改为由少量脱产常备为核心,带着大量拥有土地的武士、富中农为主的旗本组成的半职业化军队。

即便是改制较晚的关东、奥羽、九州等地,在给秀吉朝鲜兵员的时候,也多是一些自发的愿意去博取利益的半职业军人。

包括上面的水手200人,也不能单纯的理解为操作船只的水手,日本的水手本质上就是倭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