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举报许大茂的信(求订阅)(2 / 4)

住户,也是轧钢厂工人秦淮茹之子棒梗偷取,最终由傻柱出面赔偿了许大茂五块钱。

举报信的结尾。

还用一句许大茂是吃人猛兽进行了总结。

这封信瞬间成了压在轧钢厂几个领导心头的大石头,更将几个轧钢厂领导想要借着许大茂这件事更进一步的希望给浇灭了。

举报信必须得给出说法。

对方可以一下子把举报信分别丢在他们几个轧钢厂头头脑脑的面前,就可以把举报信丢在他们上级领导的面前。

处理不好。

他们非但晋级不了,想必就连现在屁股下面坐的椅子都得换。

领导们的压抑直接体现在了他们的脸上,眉头紧锁,苦苦思索着详细的对策。

直到李副厂长手中抓着几分报纸从外面进来,领导们眉头紧锁的难看脸色才渐渐的有了转变。

“好事情,好事情,大大的好事情,厂长,书记,几位副厂长,看看这是什么。”李副厂长卖关子似的把手中的报纸分别塞到了几个轧钢厂头头脑脑的手中。

走马观花的一番浏览后。

之前还阴云密布的轧钢厂领导们,全都裂开嘴笑了。

这份报纸真可谓是及时雨,及时的挽救了轧钢厂头头脑脑们的前途,甚至还可以使得他们更进一步。

一个名字叫做许大棒子的记者,以人之转变为名,写了一篇赞扬许大茂的文章。

文章的前面,罗列了一系列许大茂的缺点,什么贪小便宜等等之类的缺点。

中间着重描写了许大茂娶了一个有钱人家的姑娘,这个姑娘前段时间跟老爹老妈跑到了香江,丢下了许大茂。

许大棒子的文笔功能还是挺强的,一番描述,许大茂成了被抛弃的代名词。

后面就是各种表扬许大茂的赞美词汇,说许大茂因为被有钱人媳妇给抛弃了,整个人顿时大彻大悟,一心一意的投入到了工作中,不辞辛苦的深入深山老林,为数百户将近一年都没有看到过电影的林场及山民放电影,还说这是轧钢厂精神文明的一个最佳的体现。

许大棒子就是那位收了许大茂礼物的许大记者。

依着当时两人谈好的条件,这篇跟许大茂有关的报道是要在月底见报的,但是许大记者见轧钢厂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向许大茂学习的活动,当时灵机一动,认为雪中送炭远不如锦上添花使得这件事更好一些,故在跟编辑商量后,紧急发表了这篇文章。

算是错有错着。

许大记者发表的这篇文章,竟然意外的消除了举报信所带来的那种压抑,使得轧钢厂骤然停止的向许大茂学习的活动得以继续。

于海棠的声音借助着广播,清晰的飞入了每一个轧钢厂员工的耳朵。

“亲爱的工人同志们,我是轧钢厂播音员于海棠,下面由我宣读首都日报许大记者撰写的做一个时代的工人,向第九轧钢厂电影放映员许大茂同志学习的新闻报道。”

“第九轧钢厂有个叫做许大茂的电影放映员,此人浑身的毛病,一身的缺点,但凡下乡放电影,怎么也得拿点老乡送的东西,但就是这么一个浑身都是毛病的电影放映员,却在自己被妻子抛弃后,一心一意的投入到了放电影的工作中,三番五次的徒步深入深山老林,为一年看不到一部电影的林场职工及山民送去了党的温暖。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许大茂可以从一个……。”

“怎么样?”办公室中,指着窗外于海棠广播声音朝着许大茂发问的李副厂长,一脸笑模样。

许大茂不知道李副厂长是问于海棠不错,还是说于海棠广播的不错,亦或者许大记者写的那篇文章不错。

犹豫了数秒。

把许大记者给抬出来扛雷了。

“怪不得人家是大记者,您听听人家写的稿子,我现在都糊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