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零六 选址(1 / 2)

沈光林的建议他自我感觉是中肯的,但别人愿不愿意听就另一回事了。

其实,在后世,国家石化和国家石油这两家单位他们也建有类似的炒股机构,这些机构在国际原油期货市场上叱诧风云,甚至无往不胜。

因为,这些狗大户买卖期货是不用加杠杆的,自己的钱已经足够多了。而且,只要他们赚了就是业绩,英明神武伟大前瞻性强。

亏了,就等交割呗,反正他们每年海量的原油产量就是底气。

所以,在后世,即使华夏已经是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了,竟然每年还有大量的原油用于出口。

个中原因,众说纷纭。

在期货交易面前,只有马后炮才是最英明的,在事前就能判断准确的,那是神。

没错,“沈”就是那个神。

时间会证明这一切。

虽然沈光林的钱都是靠实业来的,并不怎么玩期货,但他相信自己判断的是对的。

未来,在别人面前是一团迷雾,但在沈光林面前不是,她就是一个穿着蕾丝内衣的小姑娘。

沈光林有一双慧眼,他能看清这一切,甚至,就算是隔着羽绒服,他也能想象到里面是什么样子。

当然,仅仅依靠种种推断来说服厉教授却是不可能的,根本讲不通,他也不想听。

因此,沈光林不需要说服他,需要说服的只有大领导而已。

只要领导信了,听了,从了,事后验证了,那“沈”在迈往“神”的道路上就更近了一步。

“领导,咱们现在是石油出口国,考虑的要素不应该是赚钱,而是保值。如果真的油价上涨了,咱们买跌,不亏不赚;如果油价下跌,咱们买的跌,也是不亏不赚。我们稳坐钓鱼台,且看它风云起难道不好么。”

这话厉教授是极为不爱听的,“如此千古良机,如果国家都不能把握住,那就是千古罪人啊!”

“如果油价下跌了,那厉教授怎么说?你承担风险吗?能不能告诉全国人民,就是因为你的判断造成的这些损失?”

沈光林开始将军了,以往都是别人这么将他的。

“如果是我,我就敢承担这个责任,甚至亏空我都能给国家补上。”

厉教授当然不敢也不能承担这个责任,他就是一张嘴而已。

不过,他还是很不服气的说:“改革就是要锐意进取,按部就班的来,我们如何才能弯道超车啊?”

弯道超车也是时代名词,竟然被厉教授给用到这里了。

沈光林心说,既然你还这么说,那我也就不客气了,举个狠辣一点的例子给你。

“听说厉教授历史和经济学的都不错,那您能不能讲一讲,满清是怎么灭亡的?四川的保路运动又是怎么发生的?全球第一次金融危机的背景又是怎么样的?对中国又有哪些影响?”

这...厉教授傻了,这厮似乎是在指桑骂槐啊。

大家都是有文化积累的,关于历史典故,尤其是经济历史的典故,厉教授当然不陌生。

清朝时期的橡胶股灾是压垮清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橡胶在清末被称为“橡皮”,橡皮公司就是经营橡树植业的公司。“橡皮股票风潮”触发了近代历史上第一次金融危机。

当时,在四川修铁路的民间商人把钱拿去炒股了,然后亏空的一分不剩,路修不动了。

清政府为了尽快能够把铁路修通,强行把修到一半的铁路收归国有,结果引发了舆论信任危机,四川由此爆发了保路运动,清政府为了镇压,抽调了大半江城的新军,内部空虚。结果就发生了辛亥革命。

因此,股票交易的崩盘成了清朝亡国的导火索。

总结起来可以说,就是因为炒股失利这才导致了清政府的倒台。

因此,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