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一章 为什么(2 / 3)

,沈教授不是一个热衷名誉的人,这从他不爱接受采访就能看的出来。

但是,他为了科研事业,可以委屈求全。

谁是最可爱的人?他就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啊!

如今,最可爱的人邀请媒体朋友们一起出海,体验一下游轮,见识一下南疆海域的风光。

这个也可以有。

说起风光,北海也不错的。

如果不是名声所累,在这里应该也很好玩。

其实,这个年代的北海算是国内最开放的地区之一了,不少南越的难民汇聚在这里,为了生计,她们什么事都愿意做的。

可惜,沈教授无福消受,只能跟赵忠闲聊天。

他们也是老朋友了,在京城的时候就认识,搞抗虫棉的时候还一起钓过鱼,只是沈教授钓鱼的技巧不太行。

这不,沈光林要找回场子了,他说水库太小了,还是海钓过瘾,在海里才是他的主场,他就是海王。

海王究竟怎么样,大家拭目以待。

合同已经签订了,但是工厂的建设不是那么快就能完成的,建设是有周期的,着急都急不来。

在一些小说中,一些工厂第一天决定投资,第二天产品就下线了。

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一个项目的建设,从三通一平开始,地勘,打桩,土建,机电,再到设备搬入,调试,试车,生产,满产,这一切都需要时间。

而这些,还没有算上可研和环评的时间呢。

当然,在这个年代,自然不存在什么可研之类的程序性文件,只要你有钱,只要上级同意了,你大胆的建设就是了。

北海能发展起来吗?

沈光林也是不信这个邪。

国家第一批开放的城市有14个,在后世,其他城市发展的都相当不错,唯独北海悄无声息,仿佛不存在一样。

如今,这个雷沈光林决定自己亲自来试探一下了。

他要是不能成功,估计后来者也成功不了。

不过,事情总算是告一段落了,沈光林带领着记者朋友们一起登船,去往下一个目的地珠海。

说是去珠海,其实沈光林还有一站要去,那就是澳城。

别人可能去澳城不方便,但是不包括沈光林,他想办理通行证什么的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就是不办理通行证,葡萄牙官方也会把他当做贵宾的。

还别说,走海路从北海到珠海的距离也还是挺远的。

沿途先要经过琼州海峡,过茂名阳江这才能到珠海和澳城。

这一路上,海钓的收获还真不少,唯独沈教授颗粒无收。

大家各种中鱼,沈教授的鱼竿,连摇晃一下的时候都没有。

钓鱼多没意思,还是看风景吧,你们看,澳城到了。

快靠岸了,大家都在遥望陆地,海面上也有不少从香江来的轮渡,虽然不如沈光林的游轮豪华,但是来回穿梭,也颇为热闹。

沈光林就站在船上说,“将来,这里会修一座桥,从这里一直修到香江去,那些赌客们再也不用从香江坐船前来了。”

或许,修港珠澳大桥的目的就是这个呢。

谁让它修好之后并不能让人们随便通行呢,也就香江和澳城之间能够自由来往,限制太多啊,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开放。

不过,修桥的事大家都不信呢,海南岛距离雷州半岛那么近,都没有人想着修一座桥呢。

赵忠作为记者,见多识广,他说了,现在过去海南岛都是要用轮船摆渡的,甚至过火车也是一样的,先把火车开到船上,再用轮船运送过去。

这不用他说,沈光林也知道的,他不想解释琼州海峡的水文条件不行,甚至,弯弯海峡都可以修桥,唯独琼州海峡不太行。

不是有一首歌吗,叫做2035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