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因循守旧的赵构
“桧荷国厚恩,甚愧无报。今蒙兀人拥重兵临汴京城,操汴京生杀之柄,而京东勤王之兵未可猝至。桧不顾斧钺之诛,尽死以出,愿与四太子言利害,以安天下四方也。”
秦桧面对金兀术侃侃而谈,从天下大势得失,到蒙兀人残暴不可养寇,再到海州究竟还能蛰伏多久?秦桧的论断就很坚决:“此皆决于大宋之不可猝亡也。”
一句话,从法理上说,海州只是大宋的一个特区。因此,一个懦弱温和的赵宋官家,才是拘束海州的妙法子,也更加符合北朝及四太子您的利益。
若赵宋没了,海州也就没了束缚它的枷锁。安兆铭得便宜卖乖,闹不好还要把赵宋之亡迁怒于北朝。四太子纵然不惧安兆铭,但您真就打算与他大动干戈吗?
两强相争啊,那可不是几年时间就能决出胜负的!但是北面的蒙兀人,却天生残暴,难道他们就不会成为乃们北朝的心腹之患?
所以,秦桧以为,四太子当救汴京也。您若有了存宋之功,赵宋自当以岁币厚养四太子。海州的安兆铭,也就要继续蛰伏京东,不得一展他的雄心报复。
四太子则可尽收河东、河北之利,再以赵宋岁币养军,从容经略大漠,此一举数得也!
金兀术也是频频点头受教,不过嘛,如今汴京的得失已经难说了。安兆铭对乃们那个赵桓皇帝,也看不出多少尊敬,又怎会受他的羁縻?
何如你们换一个更有为的皇帝呢?比如说,俺看那应天府的康王就很不错嘛!
不知秦会之,汝肯与之谋否?
“臣构言:窃以休兵息民,帝王之大德。体方述职,邦国之永图。顾惟孤藐之踪,猥荷全存之赐,敢忘自竭,仰达殊恩!事既系于宗祧,理盖昭于誓约。
契勘今来画疆,北以大河中流为界,西有洛阳潼关之外,关陕之地,皆属上国,东巨野自西四十里,并北四十里为界,属济州。其四十里外,尽属为敝邑沿边州军。
既蒙恩造,许备藩方,世世子孙,谨守臣节。每年皇帝生辰并正旦,遣使称贺不绝。所有岁贡银绢二十万匹,自壬戌年为首,每春季差人般送至济州交纳。
有陕西、河北自来流移在南之人,经官陈理愿归乡者,更不禁约。今后上国捕亡之人,无敢容隐。其或叛亡之人,入上国之境者,不得进兵袭逐,但移文收捕。
既盟之后,必务遵承,有渝此盟,神明是殛,坠命亡氏,踣其国家。臣今既进誓表,伏望上国早降誓诏,庶使敝邑永有凭焉。”《金史,宋皇完颜构世家》
“洪武元年六月,金兀术送秦桧归应天府。说康王以为汴京虽亡,然赵宋不当灭,金人欲以康王赵构立国南宋云云。康王遂遣端明殿学士何铸等进誓表金兀术,其表曰:云云。
初,金兀术以汴京宋使莫将、韩恕送秦桧归应天府,书责北宋以分遣不逞之徒,冒越河海,剽攘郡邑,乃起宋金之战,云云。
又曰:今兹降天威,欲会诸道大军,水陆并进问罪应天也。然吾大金皇帝陛下素以仁慈治天下,不欲多造杀生。故汝今日,惟熟虑而善图之!
康王遂以秦桧为机宜文字,答书曰:上国遽起大兵,直趋大河,远掠河洛。下国恐惧,将士临危,莫知所错。仰见爱念至厚,未忍弃绝,下国君臣既畏且感激也,云云。
七月十日,金兀术复以李老僧为密使,私与康王言,以为海州自作兵端,前后皆非。汝即为宋主,宜知前日之非而自讼也。
康王再书曰:蒙上国赐河南、汴京、洛阳诸地,德厚恩深,莫可伦拟。而愚识浅虑,处事乖错,虽悔何及。伏蒙训谕,令敷陈画,一切惟上令下从,乃分之常,岂敢辄有指述。
七月二十三日,康王于应天府立国曰南宋,不日帅众过江,改巡建康以为中都。此后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