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背锅的刘豫(2 / 3)

筑宋 木瓜三闲 3381 字 2022-01-08

术都知道这种破烂事。

甚至什么太学之乱,内宫“宫女”走失,如今女真再次南下等等,也都需要有人背锅的。然而这口锅实在太沉,官家可定不愿背,郭药师翘辫子了,也没得背。

张邦昌更是早早下台了,分量上他也背不动。剩下让徐处仁、王襄、耿南仲、沈晦们去背?或者秦桧背?那哪成啊?!显然最合适的就是刘豫了。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刘豫将努力推卸背锅的时候,安宁却笃定认为,刘豫应该是真的主动地背了下来?!宇文虚中去了云州就没有再次露面,显然是被粘罕拘押了。

此后有细作传来消息,郑亿年从云州回来,然后就去了大名府坐镇。郑亿年还是知道厉害,一般不会四下乱说乱走。但是跟着郑亿年出使的张涞,却是济南钱家安插的人手。

钱夫人身怀六甲,自然要了解一下夫君事业做到什么程度?此去云州的商道,是否可以通行等等。那一日,合府上下都是一片欢腾气象,钱家终于有了自己能控制的商道了!

所以,刘豫勾结粘罕的消息,就是源自大名府,而且还是一个府中的“局外人”消息。安宁很容易就猜到这个人是谁,只是他也懒得确认而已。

随着宋江等人在河北战死,跟随安宁留在海州的那些梁山泊的老人们,其实是很悲哀的。鲁达疯子一样去挑战王重阳,就是梁山泊老人们对那种悲哀的集体发泄。

随着京东都护府的不断壮大,人材的聚集、培养全面开发。这些梁山泊的老人们,却往往受限于学识、智谋、或者武力的不足,并未跟上京东都护府的发展步伐。

李俊、朱仝、武松、燕青、史进等人,还能手握重兵,被都护府倚为屏障。石秀、刘唐、解氏兄弟、阮氏兄弟、张横、张顺兄弟、雷横,也算在军中谋得一席之地。

戴宗、时迁、柴进、杨志、顾大嫂这些人,就更加勉强混日子。特别是柴进和杨志,更是因为特殊原因而丢掉大好前程。如今柴进在辰州理民事,杨志在羽山大学教体育。

顾大嫂主要负责白虎山庄的安全,戴宗四处跑跑情报,时迁要干一些不上台面的脏活。每个人的忠心都有,但是每个人也都存了一点小心思。

安宁不打算过问这些,因为在他看来,每个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一点小心思,这样才不会把所有的压力都传递到他一个人身上。所以那个菜园子,他想干啥都行。

也就是说,太名府的消息很可靠。刘豫的确派人去联系了粘罕,这让海州上下百思不得其解,刘豫可是朝廷士大夫。甚至他本身就是朝廷的一部分,真有必要吃早饭吗?

来自后世的安宁自然知道,在原来的那个历史时空中,刘豫是通过垯懒求到粘罕那里,才讨要到一个齐国皇帝的宝座。

刘豫是大宋最不像士大夫的一个另类士大夫。他原本是大宋能臣,后来选择了投降金国。说实话,当时降过金的宋臣不少,比济南知府还大的官也有,都是保命而已。

刘豫之所以会如此出名,完全是因为刘豫主动贿赂金人,谋求做个儿皇帝。与他同时的张邦昌、折可求却都对这个位子避之不及,生怕污了自家身份。

虽然在历史上,这两货都是降过金国的人物,毫无节操可言。但在后世史书别评价中,他们依然不像刘豫那样的辣眼。

刘豫起于田亩,以农家子得以进士及第,至少说明他的学识还是很好的。关键是他在读书前就没学会做人。小时候有了偷窃的毛病,长大之后更是见利忘义。

做个官,还想要挑着做?不过诡异的是,当时似乎还真的有一种“冥冥天意”瞩目刘豫,不但燕京的顺豫门长出瑞禾,济南的渔民也捕到蛟龙?

而等到他要被废除皇位的时候,也出现许多征兆。比如有枭在后苑鸣叫,有龙摇撼宣德门,甚至毁了“宣德”二字。又有星在平原镇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