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盐场建成(1 / 2)

长安之事,陈远并不知晓。

如同上次一样,这次回来,主要精力还是放在骊山学宫。

学宫这边成绩也不错。

短短二十来天的功夫,又取得了不少新进展,比如火药掺杂铁片做成了颇具杀伤力的雷,比如碳化竹丝加玻璃罩做成了简单的灯泡, 又比如首次培养提取出了青霉素,等等,看似老土落后的东西,放在眼下都是惊人的进步。

对待这些新事物,朝堂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一方面积极推动成果转化,一方面也给予相关人员包括爵位在内的高规格奖励。

关于骊山学宫, 他也有个想法,那就是带相关人员到琼州去,建立基地专门开展杂交水稻研究。

毕竟那里的条件才是真正得天独厚的,气候温暖,一年三熟,培育杂交水稻最初的雄性不育系据说便是来自琼州岛。

学宫之外便是村里了,不过这一块现在都不太需要管,村委会就能协调得很好。

唯一不好的是一群女人看上去有点幽怨,毕竟都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到这里都这么久了,也没说侍个寝什么的。

这样便会有种随时随地可能被遗弃的不安全感,偏偏这里其它人她们又看不上。

好在问题也不大。

一说可以分批次跟着去琼州旅游,立马一个个又笑逐颜开,走路都恨不得蹦起来。

再就没什么了。

剩下的时间,也就应李二的邀请, 跟着去瞧了瞧新修的水电站, 又带着一群小姐姐往长安城登了一趟大名鼎鼎的乐游原,然后便再度启程往琼州。

这次基本上都是自己人。

有骊山学宫奔赴琼州岛建立水稻研究基地的先遣队,有柳知兰等跟着过来散心度假之人。

等再次降落琼州岛, 盐场也差不多了。

盐池还是那些个盐池。

但是盐池往下,犹如梯田一般,一级一级,一块一块都是盐田。

跟盐池一样,这些盐田也是黑卵石加水泥,不过每一块只有区区不到三米见方,然后很浅。

这才是真正晒盐的地方。

盐池深,单个面积大,作用是蓄水,在风吹日晒的作用下蒸发浓缩。

而盐田一块一块,看起来小,总面积却有盐池将近百倍,深度又浅,作用便是提高蒸发面积,提升蒸发效率,从而更好的获得海盐。

“公爷,这里一年真的能产七十多万斤的盐吗?”

尽管在现代社会看起来不算什么,可放在眼下的大唐,这绝对是一项壮观的工程。

便连知晓情况的永嘉等人看到全貌都赞叹不已,更别提初来驾到此前什么都不知道的柳知兰等人了。

陈远也很兴奋,毕竟这是他一手缔造的,闻言笑道:“应该是真的,没准还不止。”

“那什么时候能开始呢?”柳知兰又问。

陈远笑道:“不知道啊,不过在回去之前你们肯定能看到就是。”

说完又道:“顺便再交给你一个任务,你不也当了这么久的村长了么,正好琼州这边在进行村子建设,有空就代我去巡视巡视,该指点指点,没什么指点也可以让我心里有个数。”

“哦,那奴婢这算是度假呢,还是算换一份工作?”柳知兰也不怕,一来陈远没怎么苛责过她,二来她也算是陈远的人。

陈远好笑:“怎么,你还想留下来工作啊?”

柳知兰笑道:“想啊,村里已经定型了,没有我也可以运转得很好,倒是这里,还有什么事情要做呢!”

“倒也是。”陈远想了想,点头,便往永嘉处指了指,道:“去,那才是当家的,你要能说服,我就答应让你留下来,毕竟这边也的确要人。”

柳知兰朝着永嘉等人所在的位置瞅了瞅,忽然又缩了缩脖子,弱弱道:“可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