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解谜(求订阅)(1 / 4)

问题?

午门广场上,锦衣们期待地竖起耳朵,并闭上了嘴巴,生怕听不清齐平接下来的话语。

齐平神态中,也有些感慨:

“恩,先说第一个,你们可还记得,当时我要过地图,着重看了案发处的地势,也就是关峡所在。”

众人点头。

只过了十天罢了,大家都还不至于忘记。

齐平考校般的语气:“那谁还记得,当时刑部主办官如何说的?”

这……

裴少卿记忆力很好,回忆了下,说:

“他说贼人选的地点很毒辣的,地势险峻,少有人烟。”

齐平点头,说道:

“没错,就是这个,而他没说的是,在那片区域,类似的地点并不多,其关峡乃是最适合埋伏的一个……近几月,九州山匪作乱,宛州因灾情,尤其猖獗。

如此状况下,船队却似乎没有任何防备,深夜行船,即便解释为为防耽搁,冒险夜行,但岂会毫无防备?

被人袭杀了?

而且,卷宗里有船队沿途各地的记录,我简单计算了下,发现按照正常航速,不该是在那天夜间抵达此处,应该更晚才对。

最大的可能,便是船只加速了。

呵,夜间,又是经过这等要地,却反而加速,岂不是透着古怪?”

在这个时代,因为缺乏有效的照明手段,会避免夜间行船,起码,也会降低航速。

齐平指出的,便是速度过快的问题。

“这个……”众锦衣面面相觑,他们也看过卷宗,但都没去注意航速的问题。

毕竟大略上,差的不多。

一名锦衣道:

“也许是风大,所以快了些,这不能说明什么吧。况且,这可是官船,有修行者坐镇,大批禁军押送,任谁也难想,会有人敢于袭击,许是大意了。”

齐平笑道:

“的确,只这一点,并不能证明什么。但是……卷宗里关于尸体记载,却了另外一个信息,那就是尸体!还记得,地方官府是如何发现此案的吗?”

一人道:“是渔夫,第二天,下游的渔民发现了尸体。”

齐平忍住打响指的冲动,道:

“就是这个,呵,卷宗里曾提及了渔民发现尸体的数目,多达十余人,后面打捞,发现更多。”

洪娇娇疑惑,皱眉道:“这有什么问题吗?”

齐平叹息:

“当然有,而且问题很大,卷宗上记载了打捞地点,我在地图上,也格外注意了,发现尸体漂流地,距关峡颇远,且数目众多。

后来,在关峡附近,也发现了少量尸体,这看起来正常,可问题来了,为何尸体会相隔这般远?”

众人一怔。

这次,没等人问,齐平自顾自回答道:

“在察觉这点后,我翻阅到了仵作的验尸格目,对比发现,最大的区别在于,有相当数量的军卒,没有穿甲!

所以尸体更轻,被水流冲刷的更远,而穿戴甲胄的,更沉重,故而沉在附近。

这说明,在袭杀发生时,大部分军卒处于卸甲状态。”

他冷笑一声:

“这就有趣了,行船大意也便罢了,但按军中规矩换班,也不该有这么多军士处于‘休息’,从而无法形成有效的抵抗,很快被屠戮光了,这莫非也是‘大意’?

呵,要知道船上官员来自不同衙门,彼此监督,这般放松警惕,就没人质疑?”

众校尉一惊,都是竖起了眉头。

的确,若是单拎出一点来,可以解释。

但几个点叠加,再说疏忽大意,便牵强了。

而最令他们咋舌的,是齐平竟从尸体漂流的位置,推理出当夜军卒的状态……这个思路,是他们没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