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茶马古道,袁岳军开拔(2 / 3)

会引起乌斯藏内部团结,反而不利于我们进驻乌斯藏。」

袁岳摇头:「地广人稀,天寒地冻,何来团结之有?」

江尘赞同袁岳的判断。

乌斯藏就是一座庞大的山,这里的人被山川分割得很是零散,一些地方的人口数量很少,连五百户都没有,而这样的地方对他们来说已经算是人口不少了。

不说彼此之间的利益纠葛,不信任与野心,就说乌斯藏大小领主受制于地理地势本身,就无法轻易集结起来。何况人集结的越多,火器的杀伤力越大。

陈诚从外面走了进来,道:「三个月前,确实有一支商队从山上下来过,还到了昆明,在我们驻扎大理的时候就已经回去了。打探清楚了,他们的商队主要是用来打探消息的。」

袁岳连连点头:「如此说来,乌斯藏内部已经知道了大明的局势,也清楚我们来了。」

陈诚点了点头:「没错,现在我们可以进军了。然后停留在某一处,等待乌斯藏人的反应。我相信,这些人一定会有所动作,尤其是那些尚师。」

袁岳看着陈诚:「你与帕竹的扎巴坚赞较为熟悉,你认为他会如何做?」

对于整个乌斯藏,能被大明重视的,除了那些零散的领主外,最大的势力,最大的领主,最有威胁的,也就是帕竹政权,其首领便是扎巴坚赞。

此人曾到过大明,接受过建文皇帝的册封,也表态臣服大明。只是在乌斯藏封锁茶马古道时,并不见扎巴坚赞站出来反对,至少他没出面踢开这些大小领主,为大明开辟道路,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沉默。

这种沉默属于观望,那意思是我看看情况再说,如果大明不行,我就独立,如果大明行了,我就臣服。

这种骑墙,随风倒的姿态,让袁岳很不高兴。可对于此人又不能简单的一杀了之,帕竹政权控制的地方可不小,乌斯藏中部以南,许多地方都在其控制之下,杀了扎巴坚赞,整个帕竹政权垮塌,到时候那些地方无人约束,便会乱成一窝粥。

建文皇帝的态度很明确,就是能争取则争取,等待日后进驻军队多了,再想办法削弱、瓦解帕竹政权,确保大明在乌斯一无二地方军政控制权。

前提是,扎巴坚赞愿意跪下。

陈诚看着袁岳,凝重地说:「以我对扎巴坚赞的了解,他在得知大明军队进入乌斯藏之后,一定会选择臣服。他是一个清楚大局大势的人,知道什么事可为,什么事不可为。」

「他亲眼见识过大明的火器威力,加上传回去的情报,大明消灭了一个又一个强敌,如今足够腾出手来,完全消灭乌斯藏的所有力量。乌斯藏的力量连元廷军队都挡不住,何况是远胜元廷军队的大明军队。」

「扎巴坚赞为了政权利益,也为了族群延续,他不会选择抵抗大明,这也是他与朝廷签下驻军约定的原因。所以,只要大军上去,打开通道,那扎巴坚赞定会派人与我们接触,商议驻军之事。」

袁岳见陈诚如此笃定,微微点头,问:「那些尚师们呢?」

陈诚呵呵一笑:「有灾难时,这些尚师们怕是最积极投降的。相对于那些大小领主,尚师怕是最没骨气的了。」

郭钥不赞同,站出来反驳:「乌斯藏的尚师不是没有骨气,而是他们并不在乎乌斯藏落在谁手里,不管谁管控乌斯藏,他们的主人都是佛。就如天界寺的僧人,他们名义上是皇帝的子民,可实际上是佛的弟子,依佛法行事。」

侍奉佛是他们最主要的事,只要不砸了他们的佛像,烧了他们的寺院与典籍,杀了他们的佛教徒,那

他们并不会理睬是谁主管乌斯藏。

他们跪拜,只为佛。

这是一群有很大影响力却没有多少威胁的人。

袁岳侧身看向俞让:「后勤事宜便交给你们了,无论如何,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