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一手硬抓,一手软抓(2 / 2)

即便如此,朝廷也将在一年之内,至少裁军二十万。而为了安抚这些军士,实现顺利裁军,按照新军之策需要给予优抚,而这就需要大量的财政。

杨士奇、夏原吉等人都清楚,户部这一次出血,为的是节省下一年的财政,随着敌人消失,外部威胁变得极弱,加上火器开始进入全面换装阶段,裁军是最节省财政的举措,也可以将这些军士及其家眷安置在适合农耕的地方,加大农垦。

工部一口气拿走了大明年度财政的七分之一,仅仅是铁路一项便拿分走了五百万钱钞的财政。户部因为清丈也需要不少钱,礼部的钱也少不了,主

要还是文教一块,吏部想要借此机会增加下官员俸禄,提下大家待遇,结果被夏原吉给否决了,任凭吏部和其他官员怎么跳脚都不管用。

今年迁都,朝廷需要发放不少「道里费」,朱允炆也不可能让官员自助游跑到北平去,这是一笔大的花销,主要针对迁移的官员及其家眷。而调整官员俸禄,涉及就太多了,天下府州县官都在内,哪怕是一个人增加五百文俸禄,都是一大笔钱,不好办。

刑部想要钱,实在是找不到多少借口,最多就是写写字,开开会,商量商量律令条目,你要啥钱去,给你两个加固下监房,更换下老旧刑具已经不错了,还想多要钱,没门。

无论西南方向怎么折腾,大明主要人口区域与行省,已经进入了全面安稳阶段,运输粮饷的百姓终于返回了家乡,开始农桑。

在欣欣向荣的大环境中,兵部、五军都督府最终选定了人选,命令西疆都指挥使瞿能负责瓦剌受降,命令胡濙负责瓦剌族人分配,命令薛禄领兵出关,协助胡濙安置事宜,命北平结束新都营造的匠人与民力转向关外建造城池……

马哈木、捏烈忽被留在了大明,把秃孛罗带使臣队伍随胡濙一同前往瓦剌部落。

朱允炆亲自为把秃孛罗送行,一送再送,送到了长江边才止住脚步,对把秃孛罗给予重托:「瓦剌归顺,你是有大功劳之人,朝廷不会忘了你的

贡献。此番西去,还请多多节制瓦剌,莫出乱子。待你再来时,朕在北平新都外为你设宴。」

把秃孛罗感动不已,保证一番,还给朱允炆预讨美酒,朱允炆身边没带美酒,直接将随身玉佩送给了把秃孛罗,这让把秃孛罗热泪盈眶。

朱允炆不知道古人为何如此感性,但知道,把秃孛罗是一个亲近大明的人,这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