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大胆假设之下的地圆说(2 / 3)

,安排一次律令修订,将不合适的改了,将没有涉及的内容添进去……」

暴昭没意见。

这些年来大明发展很快,以至于出现了诸多新情况,而这些情况在律令之中并没有出现过,比如擅闯火车轨道被撞死,这种事虽然还没发生,但总要在律令之中明确一点,擅入轨道撞死不赔、不负责,朝廷还需追究其危害火车安全罪。

朱允炆安排妥当之后,对兵部古朴等人吩咐:「眼下四方战事已休,北方面临的威胁大幅减弱,兵部需要与五军都督府商议,一是要推动火器普及代替,二

是进行卫所裁撤与合并,对于内地卫所,非是关键之地,可以适当改卫为所。」

古朴听闻,看向一旁的梅殷。

梅殷没任何表示。

没了敌人,内部安稳,在这种情况下继续保持庞大的卫所显然是不合适的,何况新军之策普及之下,朝廷的压力也大,减少卫所军士数量是必然的趋势。

朱允炆削弱地方卫所数量与兵力,并非出于强化京军,强干弱枝的需要,而是因为火器的威力、军队转移与支援的能力大大提升,以前五千人能守一座城抗住三万敌军,现在三千人凭借着具备远程杀伤的火器,守住城池不失并非难事。

何况现在的边疆地区,已经找不到几万敌人了,适当减少军士数量,进行再一次裁兵,转为农户发展农桑,更符合当下的国情。

朱允炆将目光投向吏部尚书蹇义,严肃地说:「吏部,是重中之重。外敌已消,然内治任重道远。地方官吏,不作为之事依旧众多,尤其是商业繁荣之后,不少官员开始贪恋享受,沉醉于酒色之中!如此无法开盛世,吏部需从严治理!」

蹇义正色道:「盛世当从吏治开始,臣等定尽全力,做好地方官吏考核。」

朱允炆安排好六部事宜之后,起身道:「开盛世,斯民小康,是朕之心愿!诸爱卿能否留名青史,就看未来十年大明能达到哪个高度了!愿我们君臣一起,同心聚力,莫要为私

利而相互攻讦,当为国之利,民之力而为之!」

百官齐动,行礼山呼。

退朝之后,朱允炆回到武英殿,尚未喝一口茶,内侍便通报胡濙求见。

胡濙入殿行礼,看了看左右内侍。

朱允炆抬手,让内侍退下,然后对胡濙说:「有结果了?」

胡濙肃然道:「皇上,关于武义部下陈八远的船只为何会出现在定远行省,臣带国子监航海院监生,并让参与过大航海的张琅、赵庙子等人参与其中,仔细分析之后,得出了三个假设。」

朱允炆带胡濙进入偏殿,落下乾坤大舆图。

胡濙看着舆图,拿起竹节指着南美洲的位置:「当年武义随郑和船队远航却没有抵达南美洲,没有顺利会合,郑和等人猜测其可能遇难,而陈八远的出现,证明武义的船队很可能抵达了陆地。通过分析非洲前往南美洲的海路,从洋流走向上来看,只有两个方向。」

「第一个方向,是从非洲西海岸一路向西,最后南下,抵达亚马逊河附近。第二个方向,那就是被其他洋流卷动去向北,抵达了北美州。水师都督府的诸多情报,郑和、骆冠英等人在南美洲长期停留,却没有等到武义船队,故此,目前最多的推测是武义的船队到了南美洲!」

朱允炆微微皱眉:「什么原因会造成这个结果?」

胡濙严肃地说:「可能是牵星板操作失误,也可能是司南、指南针出了问题,还

有就是大宝船失去了动力,船舵坏了,风急浪高之下,军士力量根本无法控制航向,只能随波逐流。」

朱允炆微微点头。

存在诸多可能,加上洋流确实有一股是朝向北美洲的。

「说说三个假设吧。」

朱允炆背负双手,盯着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