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开罗,谈判崩裂(2 / 3)

马城,朱权看到的是迥然不同于大明风格的建筑,这里的建筑,到处都有着教的风味,无论是道路两侧的房屋还是高大的教堂。

城中并不甚热闹,虽有人来往,可人气并不出色,倒显得颇是清冷。

朱权看向拉提卜:「这当真是马穆鲁克王朝的国都开罗,怎么连大明的开封城都比不上?」

拉提卜并不清楚大明的开封城是什么样子,还是很耐心地解释:「尊敬的巡抚,在一百年前,马穆鲁克王朝依旧是强盛而不可欺的,只是越来越多的马穆鲁克军官占领了土地,并将这些土地作为他们的立身之本,世世代代相传,这里的农民失去了大量的土地,反而承受着沉重的租税。」

「不仅如此,马穆鲁克军官们与国王,他们既想要剥夺百姓的田地,还想要百姓出租税,这样也就罢了,他们还不拿出钱财去修缮水利,许多沟渠没了水,许多河道不再通畅。没有了水,无法灌溉的田地就开始荒芜,被欺压的百姓无法生存,只能选择抗争。」

朱权紧锁眉头。

在这一刻,朱权终于体会到了,明白了朱允炆为何要抑制土地兼并,为何要打压兼并之风,为何要想尽办法收回藩王的田产。

这背后,考虑的便是王朝安稳,考虑的便是根基。

以前的时候,朱权对朱允炆是有些埋怨与不太认可的,毕竟他拿走了自己的兵,自己的田,自己的封国,自己安稳的生活。

可现在回头,朱允炆做的并没有错,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明王朝。

从这个角度来看,朱允炆作为皇帝,确实是一个合格的君主,若是自己有野心坐在那个位置上,恐怕也做不到如他一样合格吧。

马穆鲁克的衰落,证明了土地留给百姓的重要性,证明了百姓活下去才是王朝延续与强大的基础。

「农业衰落了,无数的田地没有人耕种,马穆鲁克国王与军官们从农民手中得不到好处,他们便将手伸向了商人,通过征收商税,来得到更大的利益,甚至还强迫商人必须高价购买王朝的货物。对了,亚当、威廉的船队每次从地中海进入红海,都需要给马穆鲁克缴纳大量的税,据说是三成。」

「多少?」

朱权深吸了一口气。

「三成,你没有听错,伟大的巡抚。」

拉提卜正色道。

朱权眉头紧锁,三成,可近乎三税一,这在大明可以说是奢侈产品,几乎是最高的浮动税率了。

这可是给朝廷纳税!

但在这里,竟然只是过路税!

怪不得威尼斯如此渴望与支持在地中海与红海之间开一条河道,如此沉重的税,对于任何商人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

拉提卜继续介绍:「这里的铜器、玻璃、纸张、地毯等,还是不错。开罗、亚历山大港、大马士革等地,都有无数的商贾,贸易频频。不过这是几十年前的事了,如今的马穆鲁克,所能征收上来的税已是不多,加上两年前瘟疫,又死了不少人,国库空虚,财政支绌已是现实……」

朱权询问:「既然如此,为何马穆鲁克还不接受威尼斯的条件,威尼斯有的是钱,他们愿意出钱,愿意给好处,马穆鲁克拒绝的原因又是在哪里?」

「信仰,马穆鲁克拒绝威尼斯,是安拉的决定。另外,兴许马穆鲁克王朝不想放弃亚历山大港,一旦地中海与红海沟通,那亚历山大港便会衰落。」

拉提卜解释着。

朱权点了点头。

信仰的问题可以理解,你就是让太上老君和释迦牟尼待在一起,估计两个人也无法谈妥,说不得是太上老君劝说释迦牟尼炼

丹,释迦牟尼让太上老君剃光头,这和安拉与上帝不能一起好好说话是一个道理。

开罗王国,金碧辉煌,壮观瑰丽。

国王纳斯尔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