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兵临堺港(2 / 3)

核心,是无数人心中的圣地,若是连京都丢了,不就意味着幕府已死?

不能离开京都!

将军死京都,也不能离开京都!

堺港是他们唯一一道防线,若他们对堺港失去了信心,很可能就此跑路。

无论从堺港的防御水平来说,还是从大局来看,堺港必须守住!

足利义持深深看着满济,转而哀叹:“自从明军水师将战船开过来之后,局势便一再恶化。如今各地护国纷纷沦陷,仅存的力量纷纷被明军消灭,我们失去了四国岛、九州岛,如今连本州之地也逐渐要守不住了。无论堺港能不能守住,我们都必须做好打算,

在京都外加大兵力,做好最后的决战。”

言日野氏起身,严肃地说:“我们尽数征调了方圆五百里男丁,如今也不过集结了二十万兵力,分给堺港五万,还有十几万大军。明军水师又能有多少人,他们又能携带多少火器?纵是堺港守不住,明军也别想轻易打下京都!依我看,幕府需要下定决心死守京都!”

二条良基嘴角动了动,很有些不甘。

死守京都,关键在于一个死字,可二条良基不想死啊。世阿弥也不想死,只可惜这种话不好直接说。

不怕死的,怕死的,并不是泾渭分明,一眼可辨。

就在花之御所内部出现暗流的时候,大明水师的船队已碾碎波涛,开至堺港之外。

郑和看着远处已进入战备的堺港,对一旁的骆冠英、朱能等人说:“敌人做好了迎战的准备,看得出来,那里木头居多,且不少是大木,在这种情况下,火药弹未必能完全毁掉对方的箭楼、井楼,甚至连杀伤也会变得有限。”

朱能拿着望远镜仔细看着:“没错,这里的防御确实能够让火药弹的杀伤力削弱,甚至可能无法击伤道箭楼内的倭军,若直接进攻,定是损失不小。”

骆冠英掏了掏耳朵,有些不满意地看向郑和与朱能:“我说两位,你们能不能好好说话。这东西都是木头,点把火烧了不就好了。罗先生在书里写的赤壁之战,还有太祖在鄱阳湖上与陈友

谅大战时,可都用过这一招,屡试不爽。”

朱能白了一眼骆冠英:“你总得给我们指点江山,指挥若定的机会,上来就提火攻,我们还如何讨论?”

骆冠英无语。

这群人啊,一个个要地位有地位,要身份有身份的,干嘛还那么装……

杨荣呵呵笑着,上前道:“火攻是上上之策,何况,对我们来说最合适,不是吗?”

郑和微微点头:“看来我们出征时带的那些东西,总算是有用武之地了,一直放在船舱里也不是个办法,用在这堺港颇是合适。”

杨荣爽朗地笑出声来:“当年那些议论朝廷收回西疆,只能拖累财政的官员,不知道现如今有没有后悔。论高瞻远瞩,还是皇帝。”

郑和看向骆冠英、朱能:“这一次堺港之战,就交给旗舰与附属三宝船出手吧,你们养精蓄锐,准备接下来的京都之战。”

“领命!”

骆冠英、朱能当即答应。

没有人问幕府的人会不会逃走,也没有人介意他们会不会逃走。这一片土地,迟早都会归入大明,他们又能跑到何处去?

向西,已经被大明清扫过,那里除了来不及掩盖的尸体外,就没剩下多少东西了。

向东,倒是一条可选之路,不过阿伊努人与明军正在作战,已经打到羽前与陆前两个护国,从京都向东,可没几个护国可供他们跑路的了。

郑和渴望活捉足利义持等人,但不会冒险派遣军队深入敌境

,翻山越岭去包抄京都,这对兵力有限、高度依赖后勤的水师而言,并不太合适。

现在水师的作战理念已经发生改变,不再是唯杀敌论,而是消灭敌